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7-23 22:00:46
第七章
校長小林宗作先生在創(chuàng)辦巴學園之前,為了了解外國對孩子們的教育方法,便出發(fā)到歐洲去了。在那里參觀了各種小學,訪問了許多被譽為教育家的人。就在這期間,小林先生在巴黎遇見了一位名叫達爾庫羅茲的人,他既是位了不起的作曲家,又是位教育家。小林先生了解到,達爾庫羅茲先生長期以來一直在琢磨這樣一個問題:
“怎樣才能教育兒童不用耳朵,而‘用心靈去聽、去感知音樂’呢?這不是死板板的教育,而是要使兒童感受到生動而又活潑的音樂,……究竟怎樣才能喚起兒童的這種感知能力呢?”
最后,他終于在觀察孩子們自由自在的蹦蹦跳跳中來了靈感,并創(chuàng)作了旋律體操,即“旋律教育法”。于是,小林先生便在巴黎這所達爾庫羅茲的學校里逗留了一年多,并掌握了旋律教育法。說起來話就遠了,在日本有很多人接受了達爾庫羅茲的影響,首先是山耕笮,其次還有現(xiàn)代舞蹈的創(chuàng)始人石井漠,歌舞伎的第二代師祖市川左團次,新劇運動的先驅者小山內(nèi)薰,舞蹈家伊藤道郎……等等。這些人都是把旋律教育作為一切藝術的基礎來向達爾庫羅茲學習的。不過,最初嘗試把旋律教育法引進小學教育的,還是小林校長。
“旋律教育是怎么回事呀?”
當有人提出這個疑問時,小林校長總是這樣回答:
“旋律教育法是一種游戲,它的目的在于使人體的固有組織更為精巧。它同時又是一種培養(yǎng)心靈運動節(jié)奏的娛樂活動。這種娛樂活動能使身心同時領會旋律。實行旋律教育法,將會使性格變得和諧而優(yōu)美。這種性格既高尚又堅強,正直而又能順從自然的規(guī)律。”
小林校長列舉的優(yōu)點還有很多,這里就不去多談了?傊《苟惯@個班首先從使身體接受旋律開始訓練了。校長在禮堂的小舞臺上彈鋼琴。和著鋼琴的節(jié)奏,學生們從各自喜歡的地點開始走動。隨便怎么走都可以,但若與人流相逆的話,就會與別人相撞,那就不愉快了,因此便自然地沿著同一個方向走動,并形成了一個圓圈。不過,也不需要排成一行,只是毫無拘束的向前走著。但耳朵要注意音樂的節(jié)奏,如果認為是二拍的,邁動步伐時就要象樂隊指揮似的用力上下?lián)]舞雙臂打二拍。腳步不要踩得“吧嗒,吧嗒”響,但也不要象跳芭蕾舞那樣豎起腳尖。那么該怎樣走呢?校長說:“身體要放松,全身自然擺動,腳尖拖地,就象拉大拇指似的,這樣往前走就可以了。”總之,不管那種姿勢,最根本的要求是輕松自在,所以每個學生的走法都可以按自己的意愿來決定。如果音樂的拍節(jié)是三拍子,兩手就立刻改為打三拍的動作。步法也要合拍,不能一會兒快一會兒慢的。并且兩只手指揮的動作最多要到六拍子,這就要求不斷地變換動作。比如打四拍時,那動作是:
“先向下,繞上來,然后平行揮動,再向上。”
這還比較容易,待到五拍時,動作是:
“先向下,繞上來,再向前,向一側移動,然后再向上。”
到六拍時,動作就更復雜了:
“先向下,繞上來,再向前,然后從前繞到胸前,再向一側移動,然后再向上。”
所以隨著拍節(jié)的不斷變化,動作也就越來越難。而更難的是,校長常常一邊彈鋼琴一邊大聲地說:
“即使鋼琴的曲子變了,你們的動作也不要馬上變!”舉個例子來說吧,開始大家都按著兩拍的節(jié)奏在走動,這時鋼琴改為三拍了。但即使聽到了三拍的音樂,還得按兩拍的樣子動作。校長似乎是這樣考慮的:這雖然非常艱難,但正是在這種時候才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孩子們的思想集中能力和堅強的自我控制能力。
過了一會兒,校長喊了聲:
“可以換三拍了!”
學生們都感到很高興,立刻做起三拍的動作,但在這個時候是不容許猶豫的,要在一眨眼的工夫把剛才兩拍的節(jié)奏忘掉,立即把大腦的命令傳到全身,即指揮筋肉開始按三拍動作。然而正當腦子里想著趕快跟上三拍的節(jié)奏時,鋼琴馬上又變?yōu)槲迮牧恕P山逃ň褪沁@樣進行的。剛開始時,孩子們的手腳都亂了套,一個個直嚷:
“老師,等一等!等等嘛!”就這樣,一邊嚷一邊哼哼唧唧地作著。而一旦習慣了之后,心理就特別舒服,有時自己還能想出各種花樣來,人人都是興高采烈的。一般都是在人流里各自做著動作,但在高興時也可以和別人并肩行動。兩拍的時候,還可以拉起一只手或閉起眼睛,只是不允許隨便說話。
媽媽們也偶爾在開家長會時悄悄從外面向里看看。那情景動人極了:孩子們都以各自獨特的表情,輕松自在地揮舞手臂邁動雙腿,看上去個個都很歡快,而且那蹦蹦跳跳的動作和音樂的拍節(jié)十分諧調(diào)。
旋律教育法的第一課就是使兒童的身心都能理解節(jié)奏,而它的整個出發(fā)點是:幫助精神和肉體的諧調(diào)平衡,只要能喚起想象力,提高創(chuàng)造力,便算達到了目的。所以小豆豆第一天在校門口問媽媽的那句話:
“巴學園,這‘巴’是什么呀?”
當時弄不清這“巴”字的含義,現(xiàn)在就能理解校長先生的用心了。所謂“巴”,就是由黑、白兩個巴字形組成的圓形圖案,畫在紙上就是這樣的:
。ò,畫不出來啊。其實就是中國太極圖的那個圖案哦)
校長的目的是,讓孩子們身心兩方面都能得到發(fā)展和諧調(diào)。
旋律教育法的種類還有很多,而校長時刻放在心上的則是:周圍的大人們怎樣才能不損害孩子們天生的素質,并使這種素質成長起來。因此,盡管實行了這種旋律教育法,校長仍常常感慨地說:
“現(xiàn)代教育太依靠文字和語言了,這恐怕會使兒童們的官能衰退的吧?這些官能包括用心靈去觀賞自然界,諦聽神的細語和觸發(fā)靈感等等。“看到青蛙跳進池塘這種現(xiàn)象的人里,能夠寫出‘古池塘,青蛙驀跳入,水聲響’這種絕妙佳句的,恐怕只有松尾芭蕉這樣大詩人一個人吧?而看到鐵壺蓋被里面的蒸汽頂起來的人,看到蘋果從樹上往地下掉的人,古今中外恐怕也不止瓦特或牛頓一個人吧?
“世之最可懼者,莫若有目不知其美、有耳不聞其樂、有心不解其真、既無感慨亦無激情……之類也。”
校長本身正是因為認定這樣做必然會產(chǎn)生良好效果,才把旋律教育法引入正式課目的。而小豆豆的想法卻又是一樣,她覺得能象美國女舞蹈家伊莎德拉·丹簡那樣光著腳一圈又一圈地又跑又跳,這種課上起來太好玩了。
小豆豆有生以來第一次去趕廟會。廟會地點在洗足池公園有弁天佛的那個小島上,而洗足池公園就在小豆豆原來上學的那所小學旁邊。小豆豆由爸爸媽媽領著,沿一條昏暗的路向前走去,當她忽然覺得眼前一片明亮時,廟會到了,場上已經(jīng)亮起各式各樣的電燈。一看到這景象,小豆豆高興極了,探著小腦袋挨個朝每家小夜店里張望了一番。到處都傳出砰、嘭、吱吱的聲響,飄著各種各樣的香味,眼前盡是些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紅、黃、粉紅色的香荷包。香荷包有貓臉型的,狗頭狀的,還有洋娃娃臉型的,等等。還有棉花糖、鱉甲糖。還有棣棠槍,這是用竹筒做的,把染成帶火紅斑點的棣棠花的白稈芯塞進竹筒里,用棍一頂,“砰”地一聲就把里面的稈芯彈出去了。接下來又看到了在路邊賣藝的叔叔,有的“吞刀”,有的在“吃玻璃”;還有的叔叔在賣一種粉,只見他把粉涂到大海碗邊上,那碗就哼哼地發(fā)出了聲響。還有什么能把錢變走的耍魔術用的“金環(huán)”啦,日光照片啦,泡在水里的花啦等等,真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
一邊東張西望一邊往前走的小豆豆突然“哎呀”一聲站住了。原來腳下是金黃金黃的小雞仔。一個小箱子里裝滿了團乎乎的小雞仔,正嘰嘰地叫個不停。
“我要!”
小豆豆拉住了爸爸媽媽的手。
“好嗎?給我買兩只吧?”
小雞朝小豆豆抖動著小小的尾巴,小尖嘴向上翹起,叫的聲音更大了。
“真好玩……”
小豆豆說著蹲下身去。她在心里說:這么可愛的小東西,以前還沒見過呢!
“買兩只吧,啊?”
小豆豆仰起臉看著爸爸媽媽。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爸爸媽媽竟拉起小豆豆的手要往前走了。
“爸爸媽媽不是說要買什么東西送給我嗎?我就要這個!”
媽媽悄聲說道:
“這小雞仔很快就得死,怪可憐的。不要買了吧!”
“為什么?”
小豆豆差一點要哭出來了。為了不讓賣小雞的人聽到,爸爸把小豆豆拉到一邊解釋說:
“那些小雞仔現(xiàn)在看起來很可愛,但不好養(yǎng)活,馬上就會死掉的,小豆子要是哭起來了,爸爸媽媽可就沒辦法啦!”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