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17 10:32:56
我園主題活動方案的形成是課程管理的重要內容,我們本著“把握課改主流、整合優(yōu)質資源、推進課程園本化”的宗旨,組織園內骨干教師在反復研讀《上海市學前教育綱要》《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及新教材的基礎上,對課改實施以來較為經典的、有價值的活動素材進行了搜集、選擇與整理。整理形成的活動方案是幼兒園所有教師實施主題時主要參考的活動方案,并根據我園的辦園理念稱之為“陽光課程”。每一個主題方案中的內容由六大部分構成,每一部分均以表格的方式呈現(xiàn)。
“陽光課程”的內容框架
主題經驗:即大主題的核心經驗,如“了解春天是一個萬物生長的季節(jié),關注自然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感受大自然美麗的景象,以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與體驗”。
集體活動:包括本園教師的優(yōu)秀集體活動和外出觀摩收集的優(yōu)秀集體活動,以及外語活動和雙語活動,每一個主題下至少包含十五個以上的活動。集體活動的內容要素包括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流程(呈現(xiàn)活動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以及各環(huán)節(jié)的導語、主要提問、對幼兒的要求、內容重點等,視具體活動內容各有差異)、備注(一些需要注意的,如有的活動內容是園外收集的,要在“備注”里注明,提醒教師實施時注意對本園、本班幼兒的適切性)。
區(qū)域創(chuàng)設與材料投放提示:1.幼兒需要建構的經驗;2.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墻面環(huán)境、種植區(qū)域、室內垂掛、桌面布置);3.材料投放(按照閱讀區(qū)、表現(xiàn)區(qū)、生活區(qū)、操作區(qū)、陳列區(qū)分別呈現(xiàn));4.個別學習(目的、材料、個別探索、個別指導)。
可用于本主題的環(huán)境提示:按照環(huán)境名稱、照片實例、墻面或材料說明進行整理,并附有教師自己的分析與想法。
其他環(huán)境與材料借鑒:教師外出參觀收集的資料,內容包括環(huán)境名稱、材料與制作說明,并配有照片。
生活、運動、家園共育提示:詳細地列出生活、運動及家園共育中可以開展哪些與主題有關的內容或活動,并注明內容呈現(xiàn)或活動開展的具體方法。
“陽光課程”的實施
在實施“陽光課程”的過程中,我們通過幾個措施力圖使其成為不同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階梯。
措施一:解讀與反思教師在選用“陽光課程”時,首先要讀素材——選擇需要的主題和活動內容,按主題進程對活動內容進行順序排列;其次要讀內容——對已選出的主題活動內容著重看目標、看準備、看環(huán)節(jié),也可從中選出需要的活動環(huán)節(jié);第三要判斷——教師要對所選內容予以判斷與決定,是否要調整、為什么要調整、怎樣調整;最后是實施——引導教師更多地關注與傾聽幼兒,從而對選擇內容的適宜性和操作性,以及調整內容的原因和實施效果進行反思,并一一呈現(xiàn)在表格中。
措施二:教師可分層選用“陽光課程”中包含了新教材中80%的素材內容,涵蓋了生活、學習、運動、游戲四大領域;其中又涵蓋了80%的共同性課程與20%的選擇性課程,也涵蓋了不同的組織方式、學科領域,確保了課程實施的平衡。使用時,新教師可以100%選用基礎課程素材,但要注重使用后的反思;骨干型教師和經驗豐富的教師可以選擇50%~80%的主題內容(如8個主題選4~6個),可以從選出的主題內容中選擇50%~80%的活動內容(如小班一個主題中選5~8個活動內容),可以從選出的活動內容中選擇50%~80%的環(huán)節(jié)進行實施,注重調整后的反思。
措施三:分層評價對新教師(一年實習期)來說,可以先照著做,保證課程的有效實施,但同時強調課程反思,旨在積累教學經驗。對經驗型教師來說,“陽光課程”的使用過程是邊學邊做,邊做邊想,進一步加強選擇和價值判斷能力,不斷關注與調整細節(jié),能積累個性課例。對骨干型教師來說,使用過程中要帶頭做、帶頭想、帶頭給,能以積極的態(tài)度仔細地揣摩、分析、反思、調整、完善現(xiàn)有課程方案。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