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16 10:15:27
由此可見,教研活動的開展,促進了教師觀念的轉變。其一,研究促進教師思考,使其在重新審視自身過去習以為常的教育實踐中,發(fā)現問題,進而產生改革進取的精神和強烈的創(chuàng)造欲望。其二,研究中,大量深入的理論學習,幫助教師深化了對理論的理解,使理論不再是空洞的詞句,而成為與實際經驗密切聯系的理念,從而提高了理論水平。其三,發(fā)動教師在正確理論指導下,結合具體行為進行研究分析,不僅有效地調動了教師主動參與研究的意識,鍛煉了研究能力,并在研究的過程中,學習掌握了不少科學的知識和方法。因此,不難看出,開展教育研究,確是促進教育觀念向教育行為轉變的有效途徑。
三、培養(yǎng)幼兒自信,為幼兒帶來快樂
1、給予每一名幼兒充分的信任和積極的鼓勵
理解、信任、鼓勵、支持對孩子太重要了。哪怕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動作,幼兒都會感到十分滿足。這正是幫助幼兒樹立自信的堅實基礎。
通過理論學習和不斷實踐,我們的老師已經普遍認識到:幼兒階段,幼兒缺乏正確、客觀評價自己的能力,他們對自己的認識取決于成人,特別是教師的評價。因此,教師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著他們的自信。我們應該給予幼兒積極的肯定,以使每一個幼兒樹立足夠的自信。在這種認識指導下,教師的工作有了可喜的變化:“來,試試看,你一定行。”“你剪得可真棒,沒有一個人和你剪得一樣。”“你剪得窗花可真漂亮,要是在有一些裝飾就更漂亮了。”肯定、鼓勵、強調優(yōu)點、以建議的方式指出不足等,這些書本上的理論被我們的老師逐漸內化,變成自覺的教育行為。
2、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互相學習的機會
為了給幼兒創(chuàng)造更多的展示機會,我們在班內為幼兒設立了剪紙區(qū),孩子們可以在這里盡情的剪自己喜愛的圖案,剪好后的作品,教師們還專門開辟了展覽版讓幼兒進行展示。每學期我們還舉辦一次幼兒剪紙藝術作品展,讓家長能看到自己孩子的變化與進步。這樣使每一名幼兒有了展示自我的機會。也使其他幼兒能夠互相學習,互相啟發(fā)。
3、不否定幼兒的作品,要尊重孩子的藝術創(chuàng)作
在兒童稚嫩的心理最看重教師對他的態(tài)度,教師的愛最具吸引力,它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熱情。因此,對于孩子的作品,教師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對待。教師對幼兒作品的評價更多的應是鼓勵與建議,而最忌否定幼兒的作品。
如:中班的一次主題剪紙活動—夏天,小朋友們都在認真的進行剪紙,突然,不知是誰說了一句:“你剪的是什么呀?真難看。”只見一名幼兒聽后滿臉羞澀,非常傷心,底下了頭。這時,老師走過去說,“呦,你剪得是不是云彩呀,看我們‘美麗的夏天’就缺少天上的云彩呢!”幼兒馬上高興起來,又連著剪了幾個云彩貼在了畫板上?梢娊處煹囊痪湓挷粌H使幼兒在良好的情緒下完成了作品,而且對于幼兒的創(chuàng)造給予了保護和鼓勵。幼兒年齡雖小卻有自尊,教師不應以個人的好惡來評價幼兒的作品,更不能輕易否定幼兒的作品。
四、剪紙活動使幼兒受益非淺,促進了幼兒的多種能力的發(fā)展
在剪紙藝術活動中教師們對幼兒的藝術興趣、需要、主動性等已有了相當的重視,但是完成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標還需要教師在幼兒與藝術之間建起一座“橋梁”,幫助幼兒積極、主動地涉入活動當中。
1、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二十一世紀,科技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創(chuàng)造力人才的競爭。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處于萌芽狀態(tài),是柔弱的,孩子好奇心是稚嫩的,應該加倍呵護,使其逐漸成長。幼兒園要創(chuàng)造條件使每一名幼兒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因此,在剪紙活動中更能突出體現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因為幼兒可以隨心所欲的剪自己喜歡或感興趣的內容,老師就要及時表揚、鼓勵幼兒,那怕是離奇甚至怪異,老師都會很好的保護幼兒的自尊心、自信心。每天使幼兒有成就感,將會最大限度地激勵幼兒發(fā)揮創(chuàng)造的潛能。
2、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細心的觀察能力。
剪紙活動不僅需要幼兒的興趣,更需要幼兒有耐心,有對事物細心的觀察能力。因為,幼兒的剪紙內容來源于幼兒的生活,都是生活中一些細小的變化,如大班讓幼兒學習剪昆蟲,為了讓幼兒更直觀的觀察、了解昆蟲的特征,教師們不僅為幼兒提供了圖片、卡片、標本,還讓幼兒親自到大自然中去尋找昆蟲,通過細心的觀察,幼兒了解了螞蟻的觸角長的什么樣?蒼蠅的嘴是尖尖的等等。這種觀察更能激發(fā)幼兒的表現欲望,增強他們自己大膽果斷地去剪出自己看到的事物的信心。比較深入細致的觀察還為孩子的想象、創(chuàng)造提供了豐富的生活,使孩子的頭腦中有大量的表象,為表現作品積累了大量的材料。
3、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
剪紙活動主要是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但它離不開大腦的支配,通過動手更有利于大腦的發(fā)展。因此,在剪紙活動中教師經常采用啟發(fā)式的語言,讓幼兒通過動腦來提高動手的能力。如:中班初步嘗試染紙剪紙,在染紙的過程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活動材料,只告訴幼兒材料的用法及注意事項,讓幼兒親自動手去嘗試染紙的各種方法,這樣幼兒的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了,積極動腦筋想出了許多染紙的好方法。如:團染、折染、用毛筆涂、棉簽點等多種方法。使幼兒在動手的同時,促進了腦神經的發(fā)育。
4、培養(yǎng)幼兒獨立性,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獨立性的培養(yǎng),對幼兒將來的學習、生活都會有很大的好處。因此,在剪紙活動中對幼兒進行獨立性的培養(yǎng)也是置關重要的。讓幼兒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實踐,自己先想想,先試試,遇到問題是才讓老師點撥一下;對各種事物的態(tài)度表現出一定的主見;能專心、定心地投入學習操作活動;能整潔、有序地整理、收拾、擺放各種物品,生活更具規(guī)律性。
五、家園合作,共同促進幼兒發(fā)展
1、轉變家長觀念,提高家教能力
“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這是《規(guī)程》向幼兒園明確提出的一項任務,因此,我園向家長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幫助家長轉變觀念。首先,利用家長園地經常向家長宣傳介紹班內開展的剪紙活動的情況,如:活動的目標,幼兒的點滴進步等等。讓家長及時關心,了解班內的工作及幼兒的進步;其次,利用早送、晚接的時間與個別家長進行溝通,表揚鼓勵幼兒的進步。提示家長,在幼兒當中不搞攀比,發(fā)現每一位幼兒身上的閃光點,隨時表揚、鼓勵幼兒的進步,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最后,請家長隨時與教師進行溝通,便于雙方共同教育好幼兒。
2、把家長開放作為家園共育的好時機
幼兒園開放日是家長熱切盼望和期待的日子,因為他們渴望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及表現。因此,我園抓住這一有利時機更好的促進家園配合。首先,向家長介紹觀摩的工作是讓家長看到自己孩子平日里在幼兒園的真實表現和教師是如何組織活動的;其次,活動后把家長留下來進行座談,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寶貴意見。,大家互相交流,共同研究家園如何合作,才能更好的促進幼兒發(fā)展;顒又校议L看到了幼兒專注的學習態(tài)度,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更看到了教師為幼兒的成長進步所付出的辛勤勞動;顒雍螅议L無不感慨的說:“老師真是太辛苦了,我們家長在家輔導一個孩子,如孩子剪不好都沒有耐心了,在幼兒園老師要輔導這么多孩子,還這么有耐心,細致,真不容易。我們把孩子放在幼兒園里非常放心,您有什么要求需要我們做的,我們一定配合完成。”
由此可見,家園共育是現代幼兒教育日漸發(fā)展的重要趨勢,家長廣泛地、多方面地參與家園共育,是幼兒園越來越重要的資源,對提高保教質量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之,通過幾年來對民族手工制作—剪紙活動的探索,我們建立了剪紙活動的目標體系,教師們更新了觀念,注重發(fā)揮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促進了幼兒多種能力的發(fā)展,促進了家園合作,更促進了幼兒整體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及我園的保教工作質量。我們還將繼續(xù)研究下去,為更好的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貢獻我們的力量。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