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9 21:32:08
(四)、實驗措施
1、幼兒園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yǎng)教育。
。1)、討論法:通過觀察、討論,讓幼兒在發(fā)現問題的同時思考如何糾正不良行為。
。2)、講解法:通過對良好行為的講解,讓幼兒了解其含義,真正掌握正確的良好行為。
(3)、游戲法:讓幼兒在游戲的愉快情緒中,認識并學到正確的行為。
。4)、活動法:把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滲透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反復訓練,鞏固強化。
2、家園配合。通過各種家教活動,提高家長的育兒水平,爭取家園同步共同培養(yǎng)幼兒良好學習習慣。
。ㄎ澹⿺祿幚
實驗數據全部輸入計算機建立數據庫并采用spss1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對整理后的全部數據進行單變量頻數統(tǒng)計,單變量描述性統(tǒng)計,雙變量推斷性統(tǒng)計。
三、結果分析
。ㄒ唬┯變毫己脤W習習慣養(yǎng)成的現狀
1、幼兒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總體水平的比較
表2—1實驗前后不同年齡組幼兒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平均數的比較
平均數
標準差
差異系數
p
實驗前基礎測試
63.39
6.08
9.58
.000
實
驗
后
測
試
小班
77.22
10.14
13.13
中班
85.62
9.27
10.83
大班
95.23
6.17
7.03
對不同年齡組幼兒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平均數差異進行相關分析,結果如下:
小班與中班r=.507**p=.000
中班與大班r=.092p=.096
小班與大班r=.061p=.269
表2—1結果表明:
。1)、實驗前后幼兒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平均數增長迅速,由63.39增長至95.23,經T檢驗,P<0.001(P=.000)實驗前后幼兒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水平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在0.001意義層次上具有顯著性意義,可以推斷,實驗對幼兒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經相關分析及T檢驗,小班與中班之間幼兒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水平呈顯著正相關,年齡組間的差異達0.001顯著性水平,中班與大班,小班與大班之間的聯系呈正相關,但聯系不密切。
。3)、就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水平來說,小班幼兒的個別差異較大,(差異系數是13.13),大班幼兒個別差異較小,(差異系數是7.03)。說明幼兒年齡越小,個別差異越大;年齡越大,個別差異越小。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