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7-08 21:04:57
一、首先,家長們要從思想上重視幼兒教育,逐步轉變教育觀念。
要培養(yǎng)好一個孩子,不僅要考慮給他吃飽、吃好,穿暖、穿好滿足他身體生長發(fā)育的需求,而更重要的是對他如何進行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因為孩子從出生到上幼兒園前的這一階段他也在接受教育,的,可以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你們的教育將對孩子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F(xiàn)在家長文化素質提高了,生活水平也好了,教育觀念也有了改變,但如何見我們的教育觀念付諸行動呢?也是我們今天的主要話題,F(xiàn)在我們的孩子絕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而且很多是兩家獨生,孩子成了家庭中的“小皇帝”,在家中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我們的家長在物質上給予了孩子太多的滿足和過多的關愛,什么事都不讓孩子自己嘗試,常常包辦代替,而忽視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意志、毅力等品質的培養(yǎng)。有愛無教,勢必會寵壞孩子,而教育的核心是如何讓孩子學會做人。新的時代要求教育培養(yǎng)的人不僅應該具備21世紀社會所需的知識和技能,而且必須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主動學習與發(fā)展的能力,具備良好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自主、自信等社會性人格素質。江澤民同志明確指出:“教育,特別是中小學,幼兒教育十分重要,我們要從幼兒教育抓起,努力培養(yǎng)社會主義一代新人。”幼兒教育是終生教育的奠基石。所以,我們要擺脫以前一些不正確的觀點,認為幼兒園只是“看看孩子的”,或者認為是“小學預備班”,只重視知識灌輸,不重視能力的培養(yǎng),習慣的養(yǎng)成。由此可見,幼兒教育非常重要,我們的孩子正處在這一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抓住塑造孩子的有利階段,以發(fā)展幼兒為本的理念,為幼兒創(chuàng)造條件,及早對孩子進行身心、個性、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二、了解幼兒園教什么?
幼兒園是從事幼兒教育的機構,幼兒教師具有豐富的教育經(jīng)驗,擔負著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重任。我們將根據(jù)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年齡特點對孩子進行多方面的教育。國家教育部對幼兒教育相當重視,2001年7月又頒布了新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對幼兒園課程重新作了規(guī)定(幼教改革……),將幼兒園的課程劃分為五大領域:語言、科學、藝術、社會、健康。其中語言方面包括文學活動、講述活動、聽說游戲、早期閱讀、談話活動等;科學方面除了科學活動、科學游戲、種植飼養(yǎng)等以外,還包括數(shù)學;音樂和美術通稱藝術,音樂方面主要有唱歌、欣賞、韻律活動等;美術方面主要有繪畫、手工、欣賞等;健康主要是自理能力、生活習慣、自我保護、心理適應等方面的知識。而我們幼兒園也要適應這種教育改革的浪潮,為了貫徹落實國家頒發(fā)的新《綱要》,我們起用了一套新教材《幼兒園綜合活動叢書》。這套書是以主題活動為主要內容,強調教育內容的整合性、活動性,在各個綜合活動中有機地融合了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等多個領域的內容和要求。這套書根據(jù)新《綱要》的精神,以促進幼兒和諧發(fā)展為本,尊重幼兒的自主創(chuàng)新。
新學期開始,我們就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班級特點、季節(jié)變化、節(jié)日活動等因素設計相應的主題活動,并把這五大領域的教學內容融入各主題,開展豐富多樣的教育教學活動。(比如小班上學期第一、第二周的主題可以訂為“我上幼兒園”,因為第一、二周幼兒剛上幼兒園,對幼兒園的環(huán)境、老師較陌生……)我們的上課時間是一個星期五天,每天的活動是這樣安排的:除了晨間活動、生活活動、戶外體育鍛煉活動外,每天上午安排三個活動,下午起床午點后再安排一個活動。其余是自主性活動時間,主要是進行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讓幼兒在老師為他們創(chuàng)設的活動環(huán)境中,在自己輕松愉快的心情下,在充滿交流和互動氣息的氣氛中,通過各種感知覺的參與活動,各種能力得到主動地發(fā)展。
三、孩子在幼兒園學什么?
放學的時候,常常聽到家長問孩子:“今天老師教了什么?”有時侯孩子答不上來,家長就認為老師沒教什么。其實,在幼兒園里,學習不僅僅是教一首兒歌、唱一首歌曲或者學會一個數(shù)字,它包括小朋友的生活習慣、動手能力、動作發(fā)展等等……(比如說:小班有一個綜合活動是《選標記》,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指定一個不同的標記,如蘋果、汽車、毛巾……,把這個標記貼在每個小朋友的美工袋上、茶杯架上,讓幼兒能選出代表自己的標記,區(qū)分出自己與別人的物品,知道要用自己茶杯……這個活動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的辨認能力,也方便了我們老師在不是很熟悉幼兒的情況下比較有序地開展教育工作……)我們要樹立這樣的觀念:每個幼兒都有差異,幼兒是天生的學習者,幼兒期成功學習的關鍵不在于學了什么,學了多少,而在與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濃厚的學習興趣,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創(chuàng)新的愿望。開朗樂觀、自信自控、初步的交流合作意識和責任感;關懷他人,熱愛自然和關心社會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朦朧的人文精神,與同伴和諧交往和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那么,孩子在幼兒園主要學些什么呢?我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點:
1學適應,過集體生活;學學習常規(guī)、生活常規(guī);學習怎樣交朋友;學會請求幫助;學習怎樣獨立做事;學會游戲;學會剪剪貼貼;學會搭積木;另外,孩子們還要學會辨識標記、數(shù)概念、科學小知識、社會交往、音樂感受力、節(jié)奏,學會跳遠、跳高、鉆爬、攀登等運動技能。孩子的發(fā)展是循序漸進的,我們結合實際情況,把教育內容滲透到五大領域中。
四、家園攜手,努力提高家長育兒水平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幼兒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兒園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必須要兩方面結合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家庭是幼兒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只有家園密切合作,共同擔負起教育幼兒的任務,才能促進幼兒全面素質的提高。目前仍有部分家長望子成龍心切,過早地讓孩子學這學那,并要求幼兒園給孩子布置家庭作業(yè),對孩子進行“超前”教育,“定向”培養(yǎng),剝奪了孩子的游戲時間,扼殺了孩子的天性,給孩子過早地壓上學業(yè)負擔,導致孩子厭學,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是沒有好處的。還有些家長認為樹大自然直,對孩子放任自流,任其發(fā)展,認為孩子吃好穿好就行,教育是幼兒園的事,使得孩子好不容易在幼兒園學到的一些良好習慣,回到家中得不到鞏固和練習,忘得一干二凈。還有些家長認識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但沒有明確的目的,缺乏科學的育兒知識和正確的教育方法,盲目地叢眾,相互攀比,給孩子施加壓力,結果會妨礙了幼兒的健康發(fā)展。我們幼兒園會通過召開家長會,組織家長看活動(每學期的家長開放日活動……)等形式,讓家長們了解幼兒教育信息,明確幼兒培養(yǎng)目標。家長們可以訂閱各種育兒雜志(家教版《早期教育》),了解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拓寬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科學育兒經(jīng)驗,同時還可以關注教師為家長們設立的《班級家長園地》中的育兒信息,還可以直接以孩子的老師溝通,商討幼兒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我們教師會抓住家長接送孩子這段時間,及時向家長匯報幼兒在園情況,及時解決家長育兒中的困惑。還可以利用《家庭聯(lián)系冊》對幼兒進行同步教育,如果有的家長沒時間和老師面談的,或有的家長想對老師說幾句的,可以把你的話寫在《家庭聯(lián)系冊》的每月家長留言上。使教師心中有數(shù),以便及時針對情況進行教育。
總的來說,幼兒教育越來越引起大家的重視。在生活中,讓我們攜手并肩,共同擔當起教育好下一步的重任。在工作,請理解我們,協(xié)助我們,使我們的孩子得以健康、快樂、和諧地發(fā)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