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幼兒園資源 > 教學論文 > 繪畫教育論文 > 正文

如何在兒童美術活動中體現(xiàn)“集體學習”的價值(2)

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7-05 20:08:05

說兩句

  四、當今幼兒美術活動的弊端

  教育本應順應兒童這種天真活潑情感的表現(xiàn),使兒童成為一個獨立成長的個體。但作為一名教育者,一名美術活動的組織者,是否應該反思一個,你是如何組織美術活動,新綱要實施后的美術活動又是什么樣,已經(jīng)體現(xiàn)了幼兒美術活動的價值嗎?下面,就以我個人對美術活動存在的問題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薄⒐噍敺ㄇ闆r嚴重,只重結果,不重過程

  “你們看×××的房子畫的真好看。”“看你把畫畫的那么臟。”“你這只小鳥畫的太小了。”“老師,我不會。”此類話在美術活動中常能聽到,F(xiàn)到各活動室看一下幼兒的作品,幾乎是一個模子里倒出來的式樣,沒有一點“自我”和“感覺”,形態(tài)一樣,色彩一樣。作為教育者是否應為自己的教育反思一下,我們是在培養(yǎng)畫家嗎?我們的范畫何時才能被豐富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引導幼兒觀察自然,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所代替?何時才能在幼兒的作口中了解幼兒的想法,看到幼兒的心聲?

  臨摹,從表面上看幼兒的畫面內(nèi)容豐富,也能把習得的圖式中畫出想象畫,但幼兒對物體的結構和顏色往往不甚理解,學多了畫出來的畫模式化了,它代替了孩子的感覺,思考和想象。而若是觀察后作畫盡管他們畫面不嚴謹美觀,但各個畫面各不相同,反映了不同幼兒對事物的理解和感受及觀察的角度和興趣。

  2、教學模式一般化、時間化

  美術本來就是一個創(chuàng)作的過程,我們能夠死扣時間對其加以限定嗎?繪畫是幼兒對自己情感的一種表達,他們也需要思考,需要想象,我們能以簡單的20分鐘、30分鐘要求他們完成嗎?這就使得每次活動都是幼兒在老師引導下進入境界,最后在老師的催促下草草的收場。從而省略了重要的一環(huán)“共同評價”或許被老師簡單的三言兩語所代替,使得我們的教學走上了教師示范——幼兒作畫——教師講評這一模式。幼兒作完畫展示在墻上后就成為了無人問津的地方。因此,我們決不能忽視“共同評價”,它既是本次繪畫的總結,又是下次繪畫的前導,不僅能培養(yǎng)幼兒興趣,提高欣賞能力,更有利于促進幼兒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教師應充分理解作品,讀懂作品,多問幼兒,讓幼兒講畫,講出其創(chuàng)造意圖,而不應過分追求像不像。

  五、如何在兒童美術活動中體現(xiàn)“集體學習”的價值

  瑞吉歐教育系統(tǒng)的特征之一就是重視兒童的表征,鼓勵兒童運用豐富的、自己的方式表現(xiàn)和表達。尤其在“集體學習”問題方面提出了獨特之處。在正確認識了美術活動的價值,看到了目前美術活動存在的問題,我們更加感受到“集體學習”這一教育理念的獨特性、重要性。

  通過集體學習,培養(yǎng)“不同的個體”正是瑞吉歐“集體學習”所追求的。這些“不同的個體”應該懂得如何去聆聽、尊重和承認他人的觀點,包括與自己相反的觀點為,能與他人共同解決問題,能通過更為復雜的方式和途徑去解釋和理解世界。教育家蒙臺梭利主張:“應讓兒童自由地表現(xiàn)自己的自我,自己的思想,以神圣的勞力依照自己的情感去創(chuàng)作,讓孩子學會駕馭自己的才能。”日本專家長坂光彥認為:“幼兒美術活動不在于教會幼兒畫成一張畫或制成一件工藝品;不是為了培養(yǎng)未來的畫家,而是把它當作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意識、創(chuàng)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種手段。”兒童美術教育理論家羅恩、菲爾德認為:“美術活動并不是教人畫畫,其作用是通過造型訓練,促進人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如何更好的在幼兒美術活動中體現(xiàn)“集體學習”,完成我們當今幼兒美術教育的主要課題,對于我們實踐者來說是當務之急。因此,我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

  一、在活動的產(chǎn)生與準備階段

  一次美術活動的生成沒有固定的模式,它可以源于教師的建議、主題活動的需要、兒童的討論、或是教師與兒童共同協(xié)商的結果。不論產(chǎn)生于哪種方式,從根本上說,我們主要是依據(jù)兒童的興趣和需要來確定。它不僅僅指兒童在活動中自發(fā)的表現(xiàn),還包括教師推斷和引發(fā)出來的興趣和需要,這就需要教師要善于用敏銳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

  活動的主題產(chǎn)生以后,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準備階段,它決定著在活動中兒童美術語言是否豐富,在該階段教師主要做好以下準備:

  1、教師自我準備:即教師要通過各個途徑了解各方面有關于主題的內(nèi)容。如“美麗的家鄉(xiāng)”,教師要準備的不是一張家鄉(xiāng)的范畫或圖片,而更多是了解并收集關于家鄉(xiāng)的人文故事、傳說、地理、文學、音樂,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景點等,這樣通過多種經(jīng)驗的積累和相互補充,使各種不同的藝術方法都得以豐富。在該準備時期,教師應充分利用家長的力量,一起收集有關家鄉(xiāng)的圖片、故事、音樂、家鄉(xiāng)特產(chǎn),讓家長、教師與幼兒共同參與。

 。、對兒童有關主題經(jīng)驗的準備:教師一方面應依據(jù)經(jīng)驗和對孩子的了解,設想孩子在活動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想法或疑問,即要充分地去挖掘活動的隱性課程。另一方面教師要充分的了解、調(diào)動兒童與主題相關的原有經(jīng)驗,讓兒童充分地回憶、展現(xiàn)其關于主題的原有經(jīng)驗。如“美麗的家鄉(xiāng)”,我們不僅可以調(diào)動家長的力量,還可利用社區(qū)、單位等資源,進行實地參觀,聽相關人員對家鄉(xiāng)特產(chǎn)、變化的介紹,有條件的還可讓孩子參加社會實踐如采茶、喝茶等,在活動的展開中讓孩子來表現(xiàn)對主題的已有經(jīng)驗,如在西湖邊可讓孩子講講有關西湖的故事,采茶時讓孩子唱唱采茶的歌曲等,這樣一來可以滿足孩子的表現(xiàn)愿望,更可激發(fā)他們對主題的了解興趣。該準備階段正充分體現(xiàn)了瑞吉歐“集體學習”的“集體”的廣泛涵義。

 。、客觀條件的準備:它包括環(huán)境的準備與美術活動材料的準備。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與孩子一起將收集的材料、孩子自已的作品展覽在教室中,這樣更加有助于孩子進行視覺表征活動,鞏固孩子對主題的理解,并提出自己的疑問。如看到茶園的圖片可以提出“這茶葉如何變成我們平時喝的茶呢?”等。在活動材料的準備上,我們可以提供豐富多彩的材料,如彩紙、油畫棒、顏料、固體膠、橡皮泥、剪刀等,有助于孩子用不同的表征方法去表現(xiàn)自己眼中的家鄉(xiāng)。

  二、活動的進行階段

  這是準備階段的一個延伸與實踐過程,是兒童對經(jīng)驗的一種表現(xiàn)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兒童是主體,而教師主要是一名組織者與引導者,應該創(chuàng)設一種自由、輕松、愉快的氛圍,切忌用成人的模式去教導、要求兒童,急于傳授一些美術知識及技能。

  因此,在該階段中,教師應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并做好每次的記錄工作。教師與兒童間應采用一種對話的方式進行交流,以幫助孩子整理在準備階段獲得的經(jīng)驗,并啟發(fā)和引導兒童來感受這種經(jīng)驗,教師應及進將幼兒觀察到的與體會到的話記下來,以保存孩子的學習過程與“產(chǎn)品”,為孩子建立“檔案”。如可在作畫前,讓孩子說一說“你認為家鄉(xiāng)什么最美?為什么?”這也是教師引導孩子組織經(jīng)驗、確定作品主題,總結準備階段的收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將每個孩子在準備階段所獲得的內(nèi)容可視化,為孩子的交流、相互學習提供了可能。因此教師不應死板的讓孩子按照范畫畫同一種家鄉(xiāng)的美,也不能很自由的發(fā)一張紙,不加以任何引導讓孩子自由畫,在這里把握好一個度是非常重要的。

  三、活動評價與總結階段

  在該階段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兒童做到能夠主動地參與評價。長期以來的臨摹容易使兒童的畫概念化,失去敏銳的感知、思考和想象,失去對新鮮事物的敏感性。使教師評價作品好壞的標準也往往是“像不像”,涂色勻不勻,一段時間后,幼兒也會形成一種評價作品的標準——畫得與老師像不像。但在前面提到的開放式美術活動下的作品,雖然同一主題,但感受不一樣,表現(xiàn)不一樣。因此教師應充分理解孩子的創(chuàng)作心理,了解孩子的繪畫語言,讀懂孩子的每幅作品,對自己不理解的作品,應問孩子,讓孩子講畫,鼓勵每一位孩子都能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并及時做好記錄。這既是本次活動的總結,又是下次活動的前導,不僅能培養(yǎng)孩子的繪畫興趣,提高欣賞能力,更有利于促進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這正是通過集體學習,培養(yǎng)“不同個體”的最好表現(xiàn)。

  兒童與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中不僅進行著個體建構,也在與成人、與同伴進行著共同建構。教師不僅是一個知識的教授者,同時還是一個學習者,他應在與兒童重溫和與兒童共同建構的過程中了解兒童;他除了擔負著觀察、記錄、解答、協(xié)調(diào)等工作以外,還要善于為兒童創(chuàng)造能引起他們共同建構的機會。未來的社會要求兒童不僅學會怎樣適應社會,而且通過這個社會化的過程,學到怎樣成不同的個體。

  美術教育對兒童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正確認識集體學習在美術活動中的價值,正確把握和利用它。教會兒童學會生活,熱愛生活,感受美,表現(xiàn)美,健康充實地成長,成為21世紀真正的主人。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