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 2009-07-05 01:00:03
主題生成:
幼兒對恐龍很感興趣,常常與老師討論:“恐龍吃肉還是吃草的?”正巧寶安區(qū)新安公園在國慶期間舉行恐龍展覽,給我園送來了參觀票,于是,我們決定進行恐龍的主題探索活動。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認識多種恐龍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了解恐龍的來源及滅絕原因,讓幼兒懂得環(huán)境與人類及動物的關系,從而提高幼兒對環(huán)境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一:致家長的一封信
親愛的爸爸媽媽:
10月8日我們將進行恐龍的主題活動啦,我們可喜歡這個主題了,為了使我們的主題活動開展得更豐富多彩,讓我們一起走進恐龍世界吧!一起收集以下資料:
1、有關恐龍的圖書、圖片、海報、模型、VCD等。
2、國慶期間新安公園將舉辦恐龍展,讓我們一起做好活動記錄(參觀前準備好紙和筆把形象、生動的恐龍記錄下來,可記錄不同恐龍的名稱、外型特征及參觀趣聞等,來園與小伙伴分享)
大班級
1、參觀恐龍展
(1)國慶期間,家長與幼兒參觀了恐龍展,在參觀時幼兒做了參觀記錄。(記錄形式有:繪畫恐龍的外形、記錄生活習性)
�。�2)來園后幼兒把收集的資料、記錄互相分享
2、談話:我認識的恐龍
老師:“你知道哪些有關恐龍的事情?”
幼兒談話記錄:
“我知道霸王龍是吃肉的,它最厲害。”
“地球爆炸了,恐龍就死光了”
“梁龍脖子很長很長”
“我看VCD看到翼龍會飛”
“噴火龍會噴火,噴水龍會噴水”“不對,沒有噴火龍“
“腫頭龍頭上有一個包包”
“包頭龍尾巴上有兩個包包”
“梁龍、包頭龍是吃草的”
3、繪畫:我認識的恐龍
分析:通過參觀恐龍展和已有經(jīng)驗,幼兒收集了許多有關恐龍的知識,對恐龍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有了初步的了解,為了讓幼兒更深入了解有關恐龍的知識,我們與幼兒一起選擇了霸王龍、梁龍、劍龍、腫頭龍、棘龍、三角龍、偷蛋龍等作為我們的主要探討對象。
活動二:認識恐龍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
1、展示:(圖片、模型)
2、觀察比較:
�。�1)案例:科學活動
活動名稱:科學—認識霸王龍、棘龍
活動目的:認識及了解霸王龍、棘龍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準備:有關霸王龍、棘龍的圖書、圖片
活動過程:
一、認識霸王龍
1、教師提問:(1)霸王龍生活在什么時代?
�。�2)霸王龍是什么樣子的?
2、老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霸王龍的外形特征。
3、老師小結(jié):霸王龍生活在白堊紀晚期,是最大的肉食動物;它有大腦袋、非常鋒利的牙齒,前肢較短,每個前抓只有兩個指頭,后肢較長和粗,每個后肢都有四根指頭,而且前肢和后肢的指頭上都有尖尖的爪子,它是靠后退行走的,它有一條長而粗的尾巴,尾巴可以保持身體的平衡,皮膚有綠色、咖啡色。
4、霸王龍是怎樣獵殺其他動物的?
5、教師小結(jié):霸王龍捕捉獵物時,先用前肢把獵物捉住,再用鋒利的牙齒咬住獵物的脖子,把獵物咬死后,用尖尖的爪子把獵物撕開、吃掉。
二、認識棘龍
1、老師出示棘龍的圖片。問:
(1)“你們知道這圖片上的是什么恐龍?”
(2)“棘龍是什么樣子的?”
(3)老師引導幼兒觀察棘龍的外形特征
2、老師小結(jié):棘龍是肉食恐龍,它的背上長著大大的、象帆船一樣的帆狀脊,帆狀脊可以幫助棘龍調(diào)節(jié)冷熱溫度,熱的時候可以散熱,冷的時候以吸熱,棘龍的嘴巴尖尖的,長有直直的、鋒利的牙齒,它短短的手臂上長有四跟鋒利的抓指,腿和尾巴都非常的粗和有力,腿上長有三跟鋒利的抓指,有時只要踩上一腳就會把小獵踩死。
3、老師提問:“棘龍遇到敵人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4、老師小結(jié):當棘龍遇到敵人時,它會用它強而有力的尾巴去抽打敵人,把敵人嚇跑而保護自己
(2)恐龍分類
3、繪畫、泥工:
4、恐龍公園:
5、聽故事繪畫;城里來了大恐龍
6、恐龍的來源與滅絕:
老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恐龍是怎么來的嗎?
幼兒:“恐龍是恐龍媽媽生的”
“恐龍是從蛋里面出來的”
“恐龍是由爬行動物慢慢變來的”
一、師出示圖片向幼兒講述恐龍的來源:
在三疊紀的時候,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會跑的、會游泳的、會飛的爬行動物,其中有一種鱷魚摸樣的動物
,它有很長的尾巴、很有力的后肢,后來受地球的環(huán)境、溫度的影響,當其他爬行動物類動物死光時,象鱷魚模樣的動物卻生存下來,而且數(shù)量變得很多,它們?yōu)榱诉m應生活習慣,把它們長長的尾巴抬起來走路,慢慢地就變成以前了最早的各種各樣的恐龍,它們都是吃植物的。
二、合圖片向幼兒介紹恐龍的偉大時代。
1、在侏羅紀時代,生活著很多新恐龍,同時出現(xiàn)了肉食恐龍,它們長得非常巨大以素食恐龍為主;
2、在白堊紀時,各種各樣的恐龍都有了,它們生活在世界的每個地方,還出現(xiàn)了新的裝甲龍、角龍。
三、恐龍的滅絕
1、老師:“為什么現(xiàn)在我們看不到真的恐龍呢?”
2、幼兒的話:
“地球爆炸了,恐龍就沒有了”
“火山爆發(fā),恐龍就死光了”
“彗星撞地球,地球就火山爆發(fā),發(fā)生海嘯,恐龍就死了”
“因為地球太熱了,恐龍受不了就死了”
“因為地球太冷了,把恐龍凍死了”
3、老師小結(jié):
關于恐龍的滅絕,科學家有不同的意見,現(xiàn)在還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他們還在探討、研究;恐龍滅絕的一個原因就是恐龍適應不了新的生存環(huán)境才會在地球上滅絕消失的。
7、恐龍的發(fā)現(xiàn)與發(fā)掘
老師:恐龍怎樣被人類發(fā)現(xiàn)的呢?
被人類最先發(fā)現(xiàn)的恐龍化石是巨齒龍化石。在19世紀處英國的一位地質(zhì)學家首先發(fā)現(xiàn)的,這是人類發(fā)現(xiàn)最早的恐龍化石。后來,在世界各國,人類陸續(xù)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恐龍化石,科學家門把這些化石收集起來,經(jīng)過研究,把恐龍化石復原,再用巨大的鋼鐵支架把恐龍化石支撐起來進行展覽。恐龍遺留下來的只有化石,沒有恐龍的真實圖片,那我們現(xiàn)在看到恐龍圖片是這樣來的呢?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恐龍圖片是科學家通過發(fā)掘出來的恐龍化石的外形特征再經(jīng)過電腦科技把恐龍的原有外貌復制出來的。
活動三、分享與總結(jié)
1、恐龍之最
2、恐龍繪畫展
幼兒將自己最喜歡的恐龍用繪畫、泥工等多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并將自己的作品與同伴分享
3、師生總結(jié):除了恐龍在地球上滅絕了,小朋友還知道哪些動物已經(jīng)滅絕了或即將滅絕?我們可以為它們做些什么事情呢?
小朋友:
“老虎差不多滅絕了,因為很多人要殺它們,我們要叫叔叔阿姨他們不要殺它們”
“熊貓只有我們中國才有,我們要保護它”
老師:“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它們,珍惜它們,還要保護環(huán)境,給它們一個快樂的家,讓它們自由自在地生活。”
主題小結(jié):
通過“恐龍”的探索活動,幼兒對恐龍有了一個較全面的認識,并懂得環(huán)境、動物、人類之間的關系,有了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環(huán)境布置:
主題活動:恐龍(活動時間:2002年10月8日—30日)
美勞區(qū):1、展示幼兒的繪畫及手工作品。
2、貼恐龍的圖片。
3、展示幼兒與教師做的大恐龍。
4、恐龍世界(幼兒先畫恐龍,再把恐龍剪出來貼在墻上。)
語言區(qū):1、貼各種恐龍的圖片。
2、故事:“城里來了大恐龍”的墻畫。
展示角:1、各種恐龍的模型。
2、恐龍的資料及圖片,反映幼兒對恐龍的認識的繪畫作品。
益智區(qū):1、墻飾:恐龍的食性
2、墻飾:恐龍之最
活動室:
恐龍公園(吊飾、墻上的皺紋紙條等。)
家長工作:
1、與幼兒一起收集各種恐龍的模型、掛圖、圖書、圖片等。
2、在家多啟發(fā)幼兒講述關于恐龍的知識,并記錄下來。
3、收集各類汽水罐,月餅盒、舊掛歷、舊電話和各種大小的紙皮箱。
主題生成:
幼兒對恐龍很感興趣,常常與老師討論:“恐龍吃肉還是吃草的?”正巧寶安區(qū)新安公園在國慶期間舉行恐龍展覽,給我園送來了參觀票,于是,我們決定進行恐龍的主題探索活動。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認識多種恐龍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了解恐龍的來源及滅絕原因,讓幼兒懂得環(huán)境與人類及動物的關系,從而提高幼兒對環(huán)境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一:致家長的一封信
親愛的爸爸媽媽:
10月8日我們將進行恐龍的主題活動啦,我們可喜歡這個主題了,為了使我們的主題活動開展得更豐富多彩,讓我們一起走進恐龍世界吧!一起收集以下資料:
1、有關恐龍的圖書、圖片、海報、模型、VCD等。
2、國慶期間新安公園將舉辦恐龍展,讓我們一起做好活動記錄(參觀前準備好紙和筆把形象、生動的恐龍記錄下來,可記錄不同恐龍的名稱、外型特征及參觀趣聞等,來園與小伙伴分享)
大班級
1、參觀恐龍展
�。�1)國慶期間,家長與幼兒參觀了恐龍展,在參觀時幼兒做了參觀記錄。(記錄形式有:繪畫恐龍的外形、記錄生活習性)
(2)來園后幼兒把收集的資料、記錄互相分享
2、談話:我認識的恐龍
老師:“你知道哪些有關恐龍的事情?”
幼兒談話記錄:
“我知道霸王龍是吃肉的,它最厲害。”
“地球爆炸了,恐龍就死光了”
“梁龍脖子很長很長”
“我看VCD看到翼龍會飛”
“噴火龍會噴火,噴水龍會噴水”“不對,沒有噴火龍“
“腫頭龍頭上有一個包包”
“包頭龍尾巴上有兩個包包”
“梁龍、包頭龍是吃草的”
3、繪畫:我認識的恐龍
分析:通過參觀恐龍展和已有經(jīng)驗,幼兒收集了許多有關恐龍的知識,對恐龍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有了初步的了解,為了讓幼兒更深入了解有關恐龍的知識,我們與幼兒一起選擇了霸王龍、梁龍、劍龍、腫頭龍、棘龍、三角龍、偷蛋龍等作為我們的主要探討對象。
活動二:認識恐龍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
1、展示:(圖片、模型)
2、觀察比較:
�。�1)案例:科學活動
活動名稱:科學—認識霸王龍、棘龍
活動目的:認識及了解霸王龍、棘龍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準備:有關霸王龍、棘龍的圖書、圖片
活動過程:
一、認識霸王龍
1、教師提問:(1)霸王龍生活在什么時代?
�。�2)霸王龍是什么樣子的?
2、老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霸王龍的外形特征。
3、老師小結(jié):霸王龍生活在白堊紀晚期,是最大的肉食動物;它有大腦袋、非常鋒利的牙齒,前肢較短,每個前抓只有兩個指頭,后肢較長和粗,每個后肢都有四根指頭,而且前肢和后肢的指頭上都有尖尖的爪子,它是靠后退行走的,它有一條長而粗的尾巴,尾巴可以保持身體的平衡,皮膚有綠色、咖啡色。
4、霸王龍是怎樣獵殺其他動物的?
5、教師小結(jié):霸王龍捕捉獵物時,先用前肢把獵物捉住,再用鋒利的牙齒咬住獵物的脖子,把獵物咬死后,用尖尖的爪子把獵物撕開、吃掉。
二、認識棘龍
1、老師出示棘龍的圖片。問:
(1)“你們知道這圖片上的是什么恐龍?”
(2)“棘龍是什么樣子的?”
(3)老師引導幼兒觀察棘龍的外形特征
2、老師小結(jié):棘龍是肉食恐龍,它的背上長著大大的、象帆船一樣的帆狀脊,帆狀脊可以幫助棘龍調(diào)節(jié)冷熱溫度,熱的時候可以散熱,冷的時候以吸熱,棘龍的嘴巴尖尖的,長有直直的、鋒利的牙齒,它短短的手臂上長有四跟鋒利的抓指,腿和尾巴都非常的粗和有力,腿上長有三跟鋒利的抓指,有時只要踩上一腳就會把小獵踩死。
3、老師提問:“棘龍遇到敵人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4、老師小結(jié):當棘龍遇到敵人時,它會用它強而有力的尾巴去抽打敵人,把敵人嚇跑而保護自己
�。�2)恐龍分類
3、繪畫、泥工:
4、恐龍公園:
5、聽故事繪畫;城里來了大恐龍
6、恐龍的來源與滅絕:
老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恐龍是怎么來的嗎?
幼兒:“恐龍是恐龍媽媽生的”
“恐龍是從蛋里面出來的”
“恐龍是由爬行動物慢慢變來的”
一、師出示圖片向幼兒講述恐龍的來源:
在三疊紀的時候,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會跑的、會游泳的、會飛的爬行動物,其中有一種鱷魚摸樣的動物,它有很長的尾巴、很有力的后肢,后來受地球的環(huán)境、溫度的影響,當其他爬行動物類動物死光時,象鱷魚模樣的動物卻生存下來,而且數(shù)量變得很多,它們?yōu)榱诉m應生活習慣,把它們長長的尾巴抬起來走路,慢慢地就變成以前了最早的各種各樣的恐龍,它們都是吃植物的。
二、合圖片向幼兒介紹恐龍的偉大時代。
1、在侏羅紀時代,生活著很多新恐龍,同時出現(xiàn)了肉食恐龍,它們長得非常巨大以素食恐龍為主;
2、在白堊紀時,各種各樣的恐龍都有了,它們生活在世界的每個地方,還出現(xiàn)了新的裝甲龍、角龍。
三、恐龍的滅絕
1、老師:“為什么現(xiàn)在我們看不到真的恐龍呢?”
2、幼兒的話:
“地球爆炸了,恐龍就沒有了”
“火山爆發(fā),恐龍就死光了”
“彗星撞地球,地球就火山爆發(fā),發(fā)生海嘯,恐龍就死了”
“因為地球太熱了,恐龍受不了就死了”
“因為地球太冷了,把恐龍凍死了”
3、老師小結(jié):
關于恐龍的滅絕,科學家有不同的意見,現(xiàn)在還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他們還在探討、研究;恐龍滅絕的一個原因就是恐龍適應不了新的生存環(huán)境才會在地球上滅絕消失的。
7、恐龍的發(fā)現(xiàn)與發(fā)掘
老師:恐龍怎樣被人類發(fā)現(xiàn)的呢?
被人類最先發(fā)現(xiàn)的恐龍化石是巨齒龍化石。在19世紀處英國的一位地質(zhì)學家首先發(fā)現(xiàn)的,這是人類發(fā)現(xiàn)最早的恐龍化石。后來,在世界各國,人類陸續(xù)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恐龍化石,科學家門把這些化石收集起來,經(jīng)過研究,把恐龍化石復原,再用巨大的鋼鐵支架把恐龍化石支撐起來進行展覽�?铸堖z留下來的只有化石,沒有恐龍的真實圖片,那我們現(xiàn)在看到恐龍圖片是這樣來的呢?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恐龍圖片是科學家通過發(fā)掘出來的恐龍化石的外形特征再經(jīng)過電腦科技把恐龍的原有外貌復制出來的。
活動三、分享與總結(jié)
1、恐龍之最
2、恐龍繪畫展
幼兒將自己最喜歡的恐龍用繪畫、泥工等多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并將自己的作品與同伴分享
3、師生總結(jié):除了恐龍在地球上滅絕了,小朋友還知道哪些動物已經(jīng)滅絕了或即將滅絕?我們可以為它們做些什么事情呢?
小朋友:
“老虎差不多滅絕了,因為很多人要殺它們,我們要叫叔叔阿姨他們不要殺它們”
“熊貓只有我們中國才有,我們要保護它”
老師:“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它們,珍惜它們,還要保護環(huán)境,給它們一個快樂的家,讓它們自由自在地生活。”
主題小結(jié):
通過“恐龍”的探索活動,幼兒對恐龍有了一個較全面的認識,并懂得環(huán)境、動物、人類之間的關系,有了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環(huán)境布置:
主題活動:恐龍(活動時間:2002年10月8日—30日)
美勞區(qū):1、展示幼兒的繪畫及手工作品。
2、貼恐龍的圖片。
3、展示幼兒與教師做的大恐龍。
4、恐龍世界(幼兒先畫恐龍,再把恐龍剪出來貼在墻上。)
語言區(qū):1、貼各種恐龍的圖片。
2、故事:“城里來了大恐龍”的墻畫。
展示角:1、各種恐龍的模型。
2、恐龍的資料及圖片,反映幼兒對恐龍的認識的繪畫作品。
益智區(qū):1、墻飾:恐龍的食性
2、墻飾:恐龍之最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