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4 08:47:59
一、問題提出
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應充分發(fā)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而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是幼兒藝術活動中的一部分,是幼兒最為感興趣的活動,是幼兒園教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國素質教育與探究式教育活動不斷開展的今天,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更起著積極的作用。
《綱要》告訴我們:“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tài)度的傾向。”“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這對廣大幼教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當今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的改革和實施探究式藝術教育指出了明確方向。
長期以來,由于固有的美術教育模式的影響,我們的美術教育總存在著以下消極因素:
一是上課模式的統(tǒng)一化,老師教幼兒做,不容易創(chuàng)造幼兒自我創(chuàng)作的機會。
二是重視結果,忽視過程,教師在幼兒活動過程中對幼兒情感體驗不夠重視,只關注最后的成果是否好,對幼兒的藝術表現力沒有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
三是創(chuàng)設展示作品的條件單一,沒有充分使幼兒感受到藝術創(chuàng)造的快樂。
為了糾正這些缺陷,真正切實的達到《綱要》對我們的要求,更好的促進幼兒身心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我在園領導關于《幼兒五大領域探究式教育研究》實驗精神的基礎上,結合本班實際,嘗試以不同的教育形式,不同的教育內容,創(chuàng)設為幼兒藝術活動留有余地的環(huán)境,并在此基礎上發(fā)揮各類教育資源的有效功能,促進幼兒素質的全面提高。
二、實驗設計
(一)實驗的方法
實驗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輔助以觀察法、教育實驗法、教育調查法和經驗總結法等。
。ǘ⿲嶒瀸ο
抽取99年12月—2000年12月出生的幼兒40人,其中實驗班與對比班各20人,兩班幼兒年齡均等,條件基本相同,師資力量均等。實驗時間為一年。
三、實驗過程
。ㄒ唬﹦(chuàng)設有“充足余地”的環(huán)境
1、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精神環(huán)境
引導幼兒主動探究、大膽創(chuàng)造,就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和諧的精神氛圍。教師要改變教育觀念,重視活動過程中與幼兒之間的交流,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的表現方式,分享他們的快樂。
2、創(chuàng)設幼兒積極參與的物質環(huán)境
(1)幼兒參與設計環(huán)境
我們班每個月都有主題更換,隨著內容的不同,環(huán)境也在做著不停的更換。我們把設計的任務根據幼兒的能力有目的的安排給幼兒,請小朋友來設計每個月的主題墻、活動區(qū),傾聽幼兒心聲,采納幼兒建議,放手讓幼兒去設想、嘗試和體驗。這對發(fā)展其思維靈活性,動手能力及合作能力都是有益鍛煉。
。2)幼兒參與布置環(huán)境
各活動區(qū)、墻面、走廊、每月更換的主題墻都是幼兒展覽自己成果的空間。幼兒可隨時根據主題活動的開展將作品布置到他們感到滿意的位置,開展自評和互評的活動,互相交流,互相欣賞,共同提高。同時也通過自己的作品美化了周圍的環(huán)境。
。ǘ┳⒅匾杂變后w驗為主的教育方式。
1、讓幼兒“在體驗中學”的教授方式
在很多美術制作活動中,都是老師先展示步驟,小朋友照做。為了發(fā)展幼兒的探索精神和表現力,很多活動我們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接受能力,有選擇的改變教授方式,比如:做小斑馬的背心,我會展示背心后,請孩子觀察討論背心的材料和圖案,請他們仔細探究制作方法,把這個難點留給他們,而在孩子們制作的過程中老師會有針對性的進行交流、啟發(fā)和指導。同時,注重讓孩子們去教孩子們,讓他們學會探討與合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