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3 17:22:29
幼兒同伴沖突是幼兒發(fā)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幼兒較易以自我中心為主且缺乏語言溝通能力及協(xié)調技巧,因而同伴間常常發(fā)生沖突行為,如爭論、爭執(zhí)及肢體動作沖突甚至攻擊現象=幼兒同伴沖突的消極與積極作用并存。如果任憑沖突事件的發(fā)生而未適當疏導,可能對幼兒的同伴交往互動產生負面效應,影響幼兒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啟發(fā)幼兒對沖突的認知及如何介入處理幼兒沖突行為頗有探究的必要。
案例:
繪畫活動中,幼兒都在專心作畫。一段時間后,苗苗已經完成且不斷自我欣賞自己的繪畫作品,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旁邊的亮亮冒出一句話:
亮:好丑!
苗:——(沒有理會)。
亮:你的畫真的好難看。(加強語氣帶著略有挑釁的意味)
苗:——(看著自己的畫,還是沒有搭理亮亮)
亮:聽到了沒有啊,你的畫太丑啦,像只臭襪子!(指著苗苗的畫喊道)
苗:你才丑,豬八戒,大豬頭!(臉漲紅了嚷道)
亮:你又沒有看我的畫,干嗎這樣說。(撅嘴)
苗:是你先講的還說我!
亮:你看樹葉的顏色太丑啦!
苗:不跟你玩了!(用手推亮亮;亮亮不甘示弱,用手回推苗苗,怒氣沖沖)
苗:你丑,你丑!你才是丑八怪!臭襪子!(很委屈,用力還擊,咆哮)
師:怎么啦?(王老師聽聞立刻上前詢問)
苗:王老師,亮亮說我的畫很丑,我不高興!(委屈地告訴王老師)
師:真的嗎?是美還是丑,讓老師看看!(兩人把畫交給老師看.老師的表情有些奇怪)
師:好漂亮啊,小朋友畫得很好啊,怎么會丑呢?(平衡看法)
(亮亮和苗苗相互看看,很同意老師的觀點.但好像又有點懷疑。)
師:你的畫很好啊,但有些地方顏色比較亂,想想看怎么畫會更加好呢?(面向亮亮說)
師:你的畫也不錯,樹葉有各種顏色,你畫了你心中喜歡的樹,這樣很好!(對苗苗說)(王老師這樣的說法,有平衡兩位幼兒意見,起到穩(wěn)定和安撫幼兒情緒的作用。接著王老師將話題轉移到自己的身上):
師:你們覺得老師今天穿的衣服好看嗎?(王老師指著自己的衣服問道)
亮、苗:好看!
亮:很漂亮!
苗:跟我媽媽的一樣!
師:真的嗎?不丑嗎?(很開心地說)
亮、苗:很漂亮。(兩人齊聲道)
師:那你覺得苗苗的畫丑嗎?(轉向亮亮問道)
亮:不丑。(考慮了一會兒,微笑著搖頭說)
師:那你原諒他,好不好?(對苗苗說)
苗:好吧!
師:你們倆握手當好朋友,好不好?
片刻后,亮亮和苗苗言歸于好,氣氛融洽,仿佛幾分鐘前的不愉快沒有發(fā)生過。
分析:
幼兒很在意自己作品的優(yōu)劣美丑,這也是一種自我成就感。面對別人對自己的作品批評為丑時,自尊心受損,自然會不高興,發(fā)生摩擦行為。關丑與否的爭執(zhí),不單純是審美、價值觀念的問題,還包含有情緒的因素及肢體動作與語言攻擊行為,形成沖突的復雜性及處理難度。當教師面對這種情況時,不僅要深入探究原因,而且要認同幼兒作品的優(yōu)點并詮釋清楚,傾聽、贊美并進行價值澄清。王老師的這種處理方式是先通過平等的態(tài)度來安撫幼兒的情緒,隨之以中肯、柔和的評價激發(fā)幼兒對自己繪畫作品的信心,再輔之以情境上有關事物作比喻,做較完整性的美的價值判斷。所以教師對童心的洞察力及善于就地取材進行比較,使幼兒容易接受和理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