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2 21:28:59
現在父母越來越重視早期教育,很早就教孩子認字、數數、背、背唐詩,甚至有些家長在孩子三四歲時就將孩子送往少兒英語學習班去學英語!早期教育的確值得重視,但是,許多家長由于不懂科學的教育方法,只重視知識的灌輸,忽視孩子能力的培養(yǎng)、個性的發(fā)展,這種填鴨式教育的結果是讓孩子變成了撐得飽飽的呆鴨子!尤為嚴重的事,這種方法讓孩子很小就覺得“讀書是一件枯燥無味的苦差事”而對學習產生厭倦感!
日本學者井深大說:“游戲是孩子的第二生命,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年幼的孩子特別熱衷于玩各種游戲,過家家、搭積木、聽故事、講故事、捉迷藏……。
玩得不亦樂乎!而孩子對周圍環(huán)境的認識、以及知識的獲得就是從這里起步的。
沒有人教,孩子就會模仿別人的言語表情行為。1歲以前的嬰兒就能模仿成人的臉部姿態(tài),2歲的孩子會在娃娃家互相打電話,模仿著母親給嬰兒喂奶……這就是簡單的社會角色游戲。在模仿母親的過程中,了解母嬰之間的關系,再打電話過程中,了解電話的用途、學會使用電話,這使孩子對社會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獲得了一定的社會能力;在扮演醫(yī)生角色中給病人打針、哄勸病人不要哭,從而消除了對醫(yī)院和醫(yī)生的恐懼心理,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當孩子的游戲過程中有更多人參與時,孩子逐漸學會了與人相處、協調人際間的關系。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在游戲過程中發(fā)揮了更多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它可以將一塊積木當成飯碗、當成照相機,也可以在玩“在集市”游戲中設計出各種具體的買賣情節(jié)來,在講故事表演故事的過程中獨創(chuàng)出新的故事來。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想象力豐富的孩子更有耐心,更能集中注意力于學習活動。
游戲對于兒童的思維發(fā)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兒童在游戲過程中必須選取與游戲有關的物品,由此,在兒童的經驗中,這些物品得到鞏固,也就為兒童的思維提供了材料和工具;游戲使兒童創(chuàng)設了很多不同的情景,在各種情景中會產生各類不同的問題,這為兒童創(chuàng)設了解決問題的情景,提高了兒童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智力游戲中進行比賽,提高了兒童思維的速度、靈活程度,促使孩子思維的智力品質的發(fā)展。
讓孩子走走跑跑的體育游戲也不僅僅是鍛煉孩子的筋骨,讓孩子唱唱跳跳的音樂游戲也不僅僅是進行藝術的熏陶。這些活動性的游戲,不但培養(yǎng)了孩子的活潑、勇敢、堅毅和關心集體的個性品質,而且有助于孩子神經系統(tǒng)和大腦的發(fā)育,從而促使智力的發(fā)展,還有利于孩子感覺統(tǒng)合能力的增強,從而避免因感覺統(tǒng)合失調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寫字等精細運動不協調等學習困難。
如果用一副撲克牌可以代替抄寫一百遍來認識1
~10的數字、代替“來,孩子,算算看2+3等于多少?”這樣枯燥無味的算術學習活動,并能提高學習效率,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熱衷游戲使兒童的天性,兒童在游戲中學習新知識、練習語言表達、發(fā)展觀察、記憶、注意、思考的能力,使學習潛能得以開發(fā)。“會玩的孩子才會學習,會學習的孩子更會玩,”放手讓孩子去游戲,千萬不要把孩子束縛成“呆鴨子”!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