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7-01 23:20:44
教師在言語中傳遞知識與做人的道理,但一些小小的動作會讓孩子更能感受到老師的愛。我們的孩子處于心理品質(zhì)高速發(fā)展的敏感時期,而這種發(fā)展是在一定的社會和教育條件下形成的,因而教師要重視幼兒的個性化教育,細心呵護孩子幼小的心靈,為此我們制定了安幼教師維護幼兒心理健康言行細則。
n日常生活和個別教育
孩子有時候在日常生活中的小錯誤,我們需要寬容地對待,同時我們要遵循“預防為主”的原則。
1。來園:
(1)對來園哭鬧的孩子適當?shù)亟o予擁抱和撫觸;
。2)關注不聲不響、參加活動積極性低下的孩子,耐心詢問,以調(diào)侃、幽默的語氣放松師生間交談的氣氛
2。便溺、嘔吐:
(1)孩子偶爾將小便解在褲子上、或?qū)⒎x物吐在衣服上,我們可以帶孩子到人較少的地方進行換洗,不讓其他孩子有嘲笑的機會;
。2)教師將褲子輕放在孩子身邊,蹲(坐)下來幫助孩子;
。3)對一些害怕父母責罵而焦慮的孩子甚至可以答應他將此事成為“師生”的小秘密。
3。進餐:
(1)對于不愛吃飯的孩子,先給孩子少量的飯菜,讓他吃完,使其感到很有成就感,再鼓勵孩子多添幾碗;
(2)對于經(jīng)常倒翻飯菜的孩子,教師可以先讓他感覺此事所帶來的不適,然后再與孩子一起打掃干凈;
。3)在清理孩子嘔吐的穢物時,先關心孩子身體有何不適,再告訴孩子這沒有什么、同伴和老師都不介意。
4。午睡:
(1)午睡睡不著的孩子,教師可以在陪伴的同時,輕撫孩子的背部,并適當?shù)闹浦购⒆硬煌5姆恚?/p>
。2)在午睡時有偏異行為(手淫、吮手指、咬被角等)的孩子,將其換到通道的旁邊,以便于教師經(jīng)常關注;及時提醒孩子“老師不喜歡這樣的動作”,或讓孩子將手放在棉被外面,并蓋上衣服。
5。其他:
。1)每天抽10~20分鐘讓孩子自由聊天或活動,教師觀察、了解,保證安全,對孩子的行為、語言不做干涉;
。2)孩子感到委屈、難過、想父母時,適當允許孩子哭一會,以發(fā)泄消極的情緒;
(3)經(jīng)常和孩子聊天,不當眾表現(xiàn)對某孩子的偏愛
。4)關注默默無聞的孩子,時常對他笑一笑;
。5)想和孩子聊天,教師可主動走到孩子身邊,而不是讓孩子走到老師身邊;
。6)與孩子交流時可坐下或蹲下。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