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25 21:01:16
生物界千姿百態(tài),生機勃勃。人們發(fā)現,五彩繽紛的種種生命現象,都離不開蛋白質,因而許多人都認為,生命的本質就在于此。隨著生物學研究的迅猛發(fā)展,如今,已有事實表明,更本質的生命物質是核酸,而不是蛋白質。
何以見得?極為微小的生命--病毒就是一個例證。眾所周知,核酸可分為核糖核酸(RNA)和脫氧核糖核(DNA)兩大類。病毒的結構十分簡單,它是由蛋白質的外殼和里面的DNA組成的。病毒的繁殖方式非常奇特,它會通過外殼將DNA注射到寄主細胞中去,進入細胞的DNA頗有一番本領,它像孫悟空大鬧天宮似的,會把細胞原有的正常生命活動,鬧個天翻地覆,使細胞完全置于它的控制之下,為合成自己的核酸和蛋白質服務。最后,這些核酸和蛋白質便裝配成許多子代病毒,殺死細胞,破門而出。令人驚異的是,子代病毒蛋白質外殼的形狀,和丟棄在寄主細胞外的那個軀殼竟是一模一樣的。事實表明,無論是病毒、細菌,還是高等動、植物,它們的表現形式或形態(tài),是蛋白質結構的反映。全是,必須有一定結構的DNA,才會產生一定結構的蛋白質。
近年來,人們已發(fā)現一種比病毒更微小的生命--類病毒。病毒的結構可算是簡單了,可是類病毒卻更簡單,連個外殼蛋白也沒有,只有一個赤裸裸的RNA分子。它們在活細胞的大門之外,仿佛死去了一般,但一旦進入活細胞之中,頓時變得生龍活虎了。由此可見,是核酸分子主宰著類病毒的生命活動。
人們已經知道,核酸是由許多核苷酸首尾相接而成的。最近國外有報道說,十個以下的核苷酸組成的核酸片段,不用酶(酶是一種蛋白質)的催化就可以進行合成。
以上種種事實表明,生命是核酸蛋白體的存在方式,而核酸則是最本質的生命物質。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