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6-22 21:24:44
1.非典型自閉癥(AtypicalAutism)
它與自閉癥不同處在于發(fā)病年齡,或無法符合上述自閉癥A和B所有的診斷條件。這些病人的自閉癥狀在三歲后才表現出來(即A項條件不符),或自閉癥的B項癥狀全部未達6項,或1.未達2項,或2.或3.并未出現,譬如同一性行為不明顯(即B之3.不符),或社交缺陷沒有嚴重到完全符合自閉癥的診斷標準(即B之1.不符),或語言溝通正常(即B之2.不符)。非典型自閉癥可見于極重度智能不足患者,由于其功能非常低以致無法表現出診斷自閉癥所需的特定偏差行為;此類病人有些醫(yī)生將他們診斷為智能不足并有自閉傾向。有些高功能的自閉癥患者,到學齡期部分癥狀改善或消失,無法完全符合自閉癥診斷要件,亦歸于非典型自閉癥。有些嚴重接受性語言發(fā)展障礙患者,也常表現出仿說現象,以及社交、情緒、行為上和自閉癥類似的現象,也就是和自閉癥的診斷有重疊之處,也合乎非典型自閉癥的診斷。在ICD-10,將非典型自閉癥再分為發(fā)病年齡非典型、癥狀非典型、和發(fā)病年齡及癥狀均非典型。DSM-IV則將此亞型擴大包括非典型自閉癥及其它無法歸類的PDD,命名為「未明示之PDD,簡稱PDDNOS」。
2.雷特癥候群(Rett’sDisorder)
這是一種絕大部分發(fā)生于女童,以癡呆、自閉現象、痙攣、小頭和喪失有目的的手部動作為主要特征的癥候群。典型的個案出生后之前五個月有正常或近乎正常的早期發(fā)展,在5至30個月之間發(fā)病退化,喪失全部習得的手部和語言技巧,同時在5至48個月之間開始頭部生長減緩而成小頭。喪失有目的的手部動作,代之以固定反復的手部動作(如,搓手、扭衣角)及過度換氣(深呼吸)是其特征。社交及游戲的發(fā)展停滯,但仍有視線接觸,有些病人后來社會互動會進步。在兒童中期常發(fā)展出協調不佳、步態(tài)不穩(wěn),且合并有駝背或脊柱側彎,有時會有舞蹈徐動癥狀。病人都會有嚴重的智能障礙,在兒童期早期或中期也常出現癲癇痙攣。與自閉癥不同的是,少見嚴重的自我傷害及復雜的重復性偏好或常規(guī)的同一性行為,主要是越來越嚴重的運動功能退化和智能退化。
3.兒童期崩解癥(DisintegrativeDisorder)
它為廣泛性發(fā)展障礙的一種,也稱為崩解型精神病或海勒氏病。這類兒童至少在二歲前仍有正常發(fā)展,在二至十歲間發(fā)病,最常見的是三至四歲發(fā)病,發(fā)病后喪失已習得的技巧,同時合并和自閉癥相同的社會功能和溝通功能質的異常。通常呈現明顯的語言退化或完全喪失,游戲、社交技巧及適應行為退化,常見大小便失去控制,有時會有運動功能的退化。病人對周遭環(huán)境失去興趣,出現重復的作態(tài)性動作,及類似自閉癥的社交互動及溝通障礙。病人男女均有,但以男童居多。其病程是開始退化后大都在六至十八個月之間退化到最壞的地步,此時與低功能自閉癥患者難以區(qū)分。部分病人退化到最壞的谷底之后,會逐漸恢復部分功能,但部分病人則持續(xù)退化,后者可能有神經系統(tǒng)的病變,應予以檢查治療。
4.亞斯柏格癥候群(Asperger’sDisorder)
1944年亞斯柏格在德國報告和自閉癥非常相似的癥候群,不同的是病童先會講話后會走路(自閉癥則語言發(fā)展嚴重落后),且語言近乎正常,此外,二者在人際關系及同一性特征幾乎完全一致。有部分學者至今仍認為亞斯柏格癥是高功能自閉癥中很特殊的一群而不需單獨分類。這類兒童通常無顯著的語言或認知發(fā)展遲滯,但社交互動質的障礙及局限、重復及同一性行為、興趣及活動則與自閉癥相同。病人可能有與自閉癥類似的溝通問題(語用缺陷),但沒有顯著的語言遲滯和文法上的缺陷。大多數個案一般智能正常,但動作常顯得笨拙。這個癥候群主要發(fā)生于男童(約8比1)。此種異常多半會持續(xù)至少年期及成人期,而成為一種特殊人格,且其攻擊行為的出現率較自閉癥患者為高。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