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6-21 17:57:50
下面一些傳統(tǒng)習俗,是育兒的誤區(qū)。
一、剃“滿月頭”
傳統(tǒng)習俗認為滿月時剃光頭發(fā),以后再長出來的頭發(fā)就會既黑又密。其實這是毫無科學根據(jù)的。此時嬰兒頭皮嬌嫩,抵抗力差,剃頭時嬰兒又不能很好配合。一旦剃破頭皮,就容易造成感染。
二、扎“蠟燭包”
將嬰兒雙手雙腿伸直放平,用小棉被包好,外面用帶子扎緊,認為這既能保暖,又能預防“O”型腿發(fā)生?墒牵腥送ㄟ^測量嬰兒體溫后發(fā)現(xiàn),蠟燭包的保暖作用不如穿衣服。“O”型腿是佝僂病的一種表現(xiàn),與缺乏維生素D有關,扎蠟燭包并不能預防發(fā)生“O”型腿。胎兒在母體內呈屈曲姿勢,出生后在短時期內還得維持一定的屈曲。若扎蠟燭包,不但強行改變了身體屈度,還可影響其肺部通氣量。
三、不洗囟門
傳統(tǒng)習俗認為囟門是不能觸摸的禁區(qū),不能洗。結果,囟門處長了垢痂,致使嬰兒不適而哭鬧。囟門未閉合,確需保護,但并非碰也不能碰。囟門有肌肉和頭皮覆蓋,只要輕輕洗擦,是沒有問題的。
四、母乳擦臉
傳統(tǒng)習俗認為母乳涂臉,會使孩子皮膚白嫩。其實嬰兒面部皮膚嬌嫩,血管豐富,母乳是細菌的培養(yǎng)基地,易使細菌繁殖,引起感染。有的嬰兒皮膚對母乳過敏,會引起過敏性皮炎。
五、過度搖晃嬰兒
將嬰兒抱在懷中或將嬰兒放在搖籃里不停搖晃,催其入睡。其實,過度搖晃對孩子有害。因為過度搖晃,會使嬰兒大腦受損,影響智力。剛吃飽奶的嬰兒過度搖晃,會發(fā)生吐奶,若嗆入肺內,會引起吸入性肺炎。若嗆入氣管,可發(fā)生窒息,危及生命。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