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幼教 > 健康寶貝 > 健康飲食 > 正文

寶寶吃雞蛋的壞處

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21 00:46:48

說兩句

  嬰兒吃雞蛋四不宜

  一、嬰兒不宜過多吃雞蛋。因為嬰兒消化能力差,如果讓他們大量吃雞蛋,不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且由于雞蛋蛋白中含有一種抗生物素蛋白,在腸道中與生物素結合后,能阻止吸收,造成嬰兒生物素缺乏,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

  二、半歲前的嬰兒不宜食用雞蛋清。因為他們的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尚不完善,腸壁的通透性較高,雞蛋清中白蛋白分子較小,有時可通過腸壁而直接進入嬰兒血液,使嬰兒機體對異體蛋白分子產生過敏現象,發(fā)生濕疹、蕁麻疹等病。

  三、不宜吃未煮熟的雞蛋。據研究,即使未打破的雞蛋也很容易受到沙門氏菌的污染。因而煎蛋每次要煎3分鐘,而煮蛋則需7分鐘,否則容易導致細菌性中毒。

  四、發(fā)熱病兒不宜吃雞蛋。雞蛋蛋白食后能產生“額外”熱量,使機體內熱量增加,不利于病兒康復。

  蛋黃補鐵誤人子弟

  每100克蛋黃中鐵的含量是6.5毫克。如果出生6個月以后的吃奶嬰兒每天吃一只蛋黃,那么可從中攝入鐵1.6毫克。動物性食物鐵的平均吸收率為23%,以此計算,吃一個蛋黃,嬰兒可吸收到0.37毫克的鐵。母乳中含鐵量不多,吸收率卻高達50%,嬰兒每天可從母乳中吸收到0.5毫克鐵。這樣算起來,嬰兒僅從蛋黃和母乳中就可吸收到0.87毫克的鐵,再加上其他輔食中的鐵,完全可以滿足嬰兒每天一毫克鐵的生理需要。

  然而事實上,嬰幼兒缺鐵是一個十分普遍嚴重的問題。如何解釋這一理論和現實的巨大差異?

  其實,是輿論誤導了群眾。雞蛋是我國傳統(tǒng)的滋補性營養(yǎng)食品,許多優(yōu)生優(yōu)育知識的宣傳也說雞蛋能補鐵,然而,由于蛋黃中存在磷蛋白和卵黃高磷蛋白,可與鐵結合成可溶性差而不易被吸收的物質,故而蛋黃鐵的實際吸收率不足3%。這樣計算下來,嬰兒從1只蛋黃中只能吸收到0.048毫克的鐵,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那么,嬰兒僅從奶類和輔食中攝取鐵,若不經常供給肝臟等富鐵食物或直接添加鐵劑,是很難滿足嬰幼兒生理需要的。如大米中的鐵的吸收率不足1%,蔬菜、水果約為5%,豆類中的鐵的吸收率較高,也不過7%,牛奶為貧鐵性食物,吸收率也不高。長此以往,嬰幼兒勢必發(fā)生缺鐵。

  我國食物資源非常豐富,嬰幼兒完全可以從膳食中補充到足夠的鐵,關鍵是不能以訛傳訛,誤將蛋黃作為補鐵食物而誤人子弟。每100克豬肝、鴨肝和雞鴨血含鐵量約在22.6至50毫克,且不受任何物質的影響,一個嬰兒每天只需攝入10克這類食物,就不會缺鐵了。

  嬰兒宜吃熱蛋黃

  嬰兒在出生5個月后,其體內的鐵便逐漸消耗。所以要給出生4個月后的嬰兒添加含鐵食物———蛋黃。然而少數嬰兒進食蛋黃后會發(fā)生濕疹等過敏反應。其實,引起過敏反應的原因在于蛋白中有一種“類卵粘蛋白”的物質,它存在于蛋清中。當雞蛋處于新鮮狀態(tài),蛋黃膜未破壞之前,該物質進不了蛋黃之內。但雞蛋散黃或煮熟后,蛋黃膜已被破壞,而“類卵粘蛋白”即可從蛋清迅速向蛋黃中擴散。

  過多的“類卵粘蛋白”是誘發(fā)嬰兒過敏反應的重要原因之一。避免發(fā)生嬰兒食蛋黃引起過敏反應最有效的方法:在雞蛋煮熟后應立即把蛋黃與蛋清分開,不要等待涼后再取,也不可用冷水泡涼。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