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20 23:46:28
芬蘭圖爾庫大學的哈里·尼尼可斯基博士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對1062名出生不久的嬰兒進行了長達14年的跟蹤研究,調查他們的飲食習慣及健康狀況,結果發(fā)現(xiàn)嬰幼兒時期形成的飲食習慣,在他們14歲時已經達到了“定型”的狀態(tài),很難再改變,而且將對他們成年后的健康狀況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
培養(yǎng)飲食習慣從寶寶4月大開始
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將使人受益終生
“吃點胡蘿卜吧。”“不吃,我要吃雞腿。”“喝點水吧。”“不喝,我要喝飲料。”家長和孩子在飯桌上PK的一幕,估計在很多家庭中都會經常上演。別光責怪孩子,孩子不好好吃飯,家長可是責任人。因為從孩子4個月大起,您這私家營養(yǎng)師就該正式上崗了。
“培養(yǎng)孩子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越早越好,最好從4個月開始作為起點,因為這時的寶寶開始享用他的第一口輔食,也逐漸表現(xiàn)出對不同食物的喜好。”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wèi)生研究所所長馬軍教授說。
給孩子添加輔食時,由于口感或者其他原因,有些食物可能不受孩子歡迎,比如胡蘿卜泥。面對孩子的強硬拒絕,有些家長可能就“屈服”了,改換別的蔬菜泥或水果泥給孩子吃。但對孩子不喜歡的食物如果輕言放棄,食譜越來越窄,容易使營養(yǎng)攝入不均衡?梢韵扔每曜诱阂稽c胡蘿卜泥點在孩子舌頭上,由少到多,慢慢地孩子可能就習慣了胡蘿卜的味道,不再抵觸了。
孩子的口味形成也是從添加輔食開始的,比如對咸味的感覺,有些家長在喂孩子食物前,會自己先嘗嘗味道,要注意的是,大人覺得咸淡差不多時,對寶寶來說,口味就太重了。他適應了這個咸淡后,會越吃越咸。很多口重的人就是嬰幼兒時形成的,而長期以往會增加患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