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6-17 10:30:30
我曾經(jīng)問過一些成績較好的學生:“你們?yōu)槭裁匆獙W習”?他(她)們的回答如出一轍:“因為爹媽讓我們學習”“因為老師讓我們學習!”“因為不學習長大沒出息!”“因為不學習長大找不到好的工作!”……聽到這些回答我并不感到奇怪。因為這種種都是受到社會大環(huán)境和家庭小環(huán)境影響的結果,所以就會有很多所謂的“好學生”“乖孩子”慢慢地產(chǎn)生厭學,甚至怨恨父母、老師,最后走上犯罪道路。這些事件不斷地在演繹,足以讓我們汗顏!
為此作為教育者,首要任務是如何讓學生把社會、學校和家庭的需要變?yōu)樽约簝?nèi)在的學習需要,也就是如何調動孩子自己內(nèi)在的學習動機。讓孩子們自己要學、想學,而不是因為別人的需要而學。
那么,如何來調動孩子的學習動機呢?
我個人認為: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占主導地位,尤其是家庭教育!
學校教育一直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無論是外形的制度上還是方法上都是走馬燈似的變更迎合。就像是掘池,有人說方形好,有人說圓形好,這樣朝三暮四地改個不休,然而池塘的存在之源反而無人注意。我認為教育池的水是情是愛,教育沒有情愛,便成無水之池。任你方形、圓形都是空的,因此要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就得用心去關愛每一個學生。
在孩子受教育的成長史中,教師雖然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但家庭教育卻是根本,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孩子是父母心靈的鏡子”等等都充分說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作為家長更要下大力氣解決孩子的學習動機問題。
學習動機是孩子學習的根本動力,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暫時性、直接性的目標也會激勵孩子的學習干勁,因此家長要注意經(jīng)常鼓勵孩子,不斷地在他面前樹立起各種小的、直接的目標,用講故事、樹榜樣等方法激發(fā)他的興趣,并能潛移默化地向他灌輸社會性理想,幫助他將目光投向社會、世界和未來。一些家長愛用“將來沒飯吃”、“不讀書一輩子干苦力”等話數(shù)落孩子,即沒有具體行動,往往不起任何作用,家長不妨用以下幾個觀點去引導孩子。
一、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有的家長會想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有什么關系?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生活上我們會幫助他。其實不然,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的基石,大都有良好生活習慣的人學習習慣也很好。孩子缺乏學習興趣,學習發(fā)生困難大多數(shù)不是因為智力問題,而是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上課不認真聽講、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力和持久性,做事敷衍了事不認真等等。試想一個一頓飯也不會好好坐在那里吃完,而是到處追著喂的孩子怎樣培養(yǎng)他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要從小注意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用日常生活、游戲等方式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注意力、認真態(tài)度,較長時間專注一件事的習慣和嚴謹?shù)臑槿颂幨缿B(tài)度。
二、制定合適的目標,切實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問題
從孩子的心理來說,他們都是希望能很快學會,并且能輕松達到要求,但在實踐中卻常常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有的孩子因為某一個問題沒弄明白,一步?jīng)]跟上步步跟不上,漸漸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因此家長要及時了解并幫助孩子解決所面臨的問題。例如:一孩子在畫小白兔,畫到兔子的耳朵時就怎么也畫不好,他自己認為不是太長了就是太短了,一氣之下把漂亮的畫面涂得亂七八糟。這時家長應及時地去幫助他,并手把手地教孩子如何來畫兔子的耳朵,再給孩子制定由易到難的目標,每次的作品都給予鼓勵。這之后孩子就會有信心去畫第二只兔子、第三只兔子……。反之,這個孩子,就有可能再也不愿畫兔子,甚至對畫兔子產(chǎn)生恐懼、自卑的心理,那么他這一生就再也畫不好兔子,也不會主動去畫兔子……當然不會畫兔子并不可怕,但孩子的學習生涯中會面臨許多次類似畫兔子的經(jīng)歷。家長應細心發(fā)現(xiàn)、及時協(xié)助孩子共同度過一個個難關,孩子在學習上的困難得以解決,學習興趣必然能夠提高,學習動機自然而然就有了。
三、一定要以積極、鼓勵的態(tài)度去對待孩子,正確運用表揚與批評
現(xiàn)在大都是獨生子女,對待他們的方法表揚和鼓勵多一些,批評和指責少一些。當然我們不能濫用表揚與批評,一定要有度。過度表揚的孩子會認為自己是最好的,做什么都是對的,受不起一丁點挫折和打擊。批評過度的孩子會認為自己什么也不是,做什么都是錯的,會產(chǎn)生極強的自卑心理,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
那么如何適當?shù)剡\用表揚和批評呢?
首先家長要用心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的閃光點,對其多加鼓勵并及時表揚,一定會有好的結果,肯定的評價具有積極的強化作用,能使孩子產(chǎn)生再接再厲、積極向上的力量,這一點是絕對不能忽視的。遇到孩子做錯事,適當?shù)嘏u也很重要。家長不必要添油加醋地大發(fā)雷霆,也不能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而應該心平氣和地幫孩子分析事情的嚴重性,讓孩子自己意識并認識到錯誤。這樣以來孩子的優(yōu)點得到提升,缺點慢慢解決消化掉了。如此就會良性循環(huán),孩子會有良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自己的人生。什么該學?什么不該學?為什么要學?就了然于胸了。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一個家庭和社會的綜合性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但是做家長的負有最直接的責任,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要格外地精心和努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