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17 10:20:03
(一)疑有卵、精或孕卵發(fā)育異常
1.家譜調查流產、畸形兒史陽性,提示雙親之一可能有平衡易位攜帶者。
2.有復發(fā)性流產或存活的非整倍體畸形兒史提示有復發(fā)性非整倍體染色體異常流產可能。
3.既往流產物被證實為廣泛的胚泡退化、變性者提示有復發(fā)性染色體三倍體(如:69,XXY或69,XXX)異常流產可能。
4.伴有局灶性皮膚發(fā)生不全或口、面、指Ⅰ型綜合征的所有男流產兒或1/2女患兒提示有X連鎖性顯性致死基因存在可能。
5.“間歇不孕”>2年和復發(fā)性流產史者提示雙親之一可能為平衡易位攜帶者。
6.身材矮小婦女伴有流產提示性染色體嵌合型可能。
7.正常染色體核型的胚胎完全性發(fā)育錯亂多系“分子突變”。
8.從未獲得活嬰的復發(fā)性流產者可能提示為反復性非整倍體染色體異常。但不能排除基因分子突變或非遺傳因素的復發(fā)性整倍體流產,檢查流產兒材料可能提示:①胚泡退化的流產兒,染色體三體;②空泡胚囊及可能是16染色體,三體異常或基因突變。
(二)注意宮腔內手術史,術后有否月經量改變
有時宮腔內手術可能會影響患者的生育能力。如術后月經呈明顯減少甚至閉經,要考慮是否宮腔有不同程度粘連等異常情況;如術后持續(xù)性下腹痛甚至伴發(fā)熱,膿性白帶,則提示可能誘發(fā)附件炎、盆腔炎,從而也可能導致輸卵管阻塞。
。ㄈ┳⒁馔庠葱杂绊懸蛩
放射線、毒物、藥物和環(huán)境、職業(yè)等因素可干擾胚胎正常發(fā)育并導致流產。
。ㄋ模┯袩o月經失調
如患者經常出現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閉經,月經稀少或月經過多等情況,可提示流產的內分泌因素。
。ㄎ澹┓治鋈焉,流產史
既往妊娠、流產史及其經過的提示有助于子宮內功能不全、母兒間血型不合(Rh型、ABO型)等的診斷。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