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健康寶貝 > 護理保健 > 正文

呼吸道護理的誤區(qū)

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6-14 23:39:06

說兩句

  感冒、呼吸道感染是小兒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據(jù)醫(yī)學觀察,一個孩子在一年內往往反復發(fā)生感冒數(shù)次之多,尤其是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容易感冒。有些父母在對待小兒感冒及呼吸道疾病時候存在很多誤區(qū),專家特別提醒父母注意。

  錯誤觀念一:有沉重鼻音就是感冒了?

  尤其在幼兒,特別在一歲以下,常會聽到鼻子有呼嚕聲,像是分泌物在其中隨呼吸穿梭,那便是鼻屎,當然也是痰的一種表現(xiàn)(呼吸道分泌物)。而媽媽們擔心寶寶感冒了,其實多半是多慮的。因為最主要的原因只是累積過多、慢慢干黏住的鼻分泌物造成以上現(xiàn)象,尤其是沒有發(fā)燒、活動力等變化時,更不必擔心,只要養(yǎng)成好習慣,每天固定清潔好鼻內分泌物,便不會有以上情況發(fā)生了。

  至于什么情況才是有真正的鼻炎呢?答案是當醫(yī)師發(fā)現(xiàn)有鼻腔內發(fā)炎,即發(fā)紅、腫脹,引起分泌物增多的鼻黏膜時,才能下此診斷。

  錯誤觀念二: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細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屬于病毒性感冒,細菌引起的感冒屬于細菌性感冒?股刂粚毦愿忻坝杏。

  其實,很多感冒都屬于病毒性感冒。嚴格意義上講,對病毒性感冒并沒有什么有效的藥物,只是對癥治療,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大家可能都有過這種經(jīng)歷,感冒以后習慣性在藥店買一些感冒藥,同時加一點抗生素來使用。實際上抗生素在這個時候是沒有用處的,是浪費也是濫用。

  錯誤觀念三:有痰聲就要拍背排痰?

  所謂的呼吸系統(tǒng)包括:鼻腔、喉嚨、氣管及支氣管,還有肺臟,產生痰的位置可以在上述任何一處,多半是由于感染引起,例如病毒感染。當聽到幼兒呼吸聲有痰時,應先自行判斷或請醫(yī)師協(xié)助了解,究竟有痰位置在上──即喉嚨以上,或在下──即氣管或肺部,若為前者,便不必要給予拍痰,反而需要認真清除鼻腔或喉嚨分泌物才是;當然,若確實有氣管內痰聲,則需要給予規(guī)則拍痰。錯誤觀念四:注射“丙種球蛋白”預防感冒

  孩子經(jīng)常感冒,讓父母很著急,聽人說這是抵抗力低的緣故,打點“丙種球蛋白”就能起預防感冒作用,但注射了一段時間,卻沒見什么效果。

  “丙種球蛋白”是來源于血漿提煉的生物制劑,以目前的技術還是存在被污染的危險,不是100%的安全。再則,它只對特異性免疫功能不足的其中一種球蛋白缺乏起作用,可見其提高免疫功能的能力是很有限的,更不能起到預防感冒的作用。

  專家提醒:寶寶愛感冒,找出原因是關鍵:營養(yǎng)不良引起抵抗力下降,如維生素A的缺乏;有的老人怕孩子冷,總把寶寶捂得嚴嚴實實,使孩子的耐受力很低,“弱不禁風”;多次反復使用抗生素也會使抵抗力下降;若不是以上原因,則應考慮疾病因素,如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患兒也是愛頻繁地感冒,這就需要先將疾病治好。

  錯誤觀念四:有咳嗽就要吃止咳藥?

  對人體而言,咳嗽是一種生理性反射,當呼吸道受到不當外物吸入或浸潤發(fā)炎,便將此一訊息上傳至大腦中延髓的咳嗽中椎,就引起激烈的反射運動,目的在于將氣管內異物排除,因此咳嗽時會以猛烈速度,自喉嚨深處把空氣排出,同時一并將異物噴出。

  從上述觀點來看,咳嗽是個自我保護機制,對人體是有益的。除了先判別有痰的咳或無痰的咳之間的差別外(前者應增加水份攝取,以及考慮是否使用化痰藥物),另外也要考慮干咳是否引起生活上不適,如不能入睡、吃了便咳或嘔吐,才需考慮用適當止咳藥物。此類藥物有麻醉性與非麻醉性兩類,因此必需與醫(yī)師仔細咨詢后,才能放心用藥。錯誤觀念六:孩子3歲以后可以吃大人的藥了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父母都知道嬰兒要使用專用的藥物。而等孩子大一些以后,有的父母就以為對大人安全的藥物,小孩子也是可以用的,只要減少一點劑量就行了。殊不知由于孩子的生理與大人不同,對成人安全的藥物對兒童未必安全,有時甚至是危險的。如四環(huán)素類的藥物由于其強毒副作用目前被兒科淘汰;慶大霉素會致神經(jīng)性聽力損傷,6歲以下兒童禁用;喹諾酮類抗生素存在引起關節(jié)病變和妨礙軟骨發(fā)育,影響孩子的身高,故18歲以下未成年人皆不宜用。

  又如感冒通,大人吃了沒事,孩子服用后可能會出現(xiàn)血尿,后果嚴重。專家提醒:用藥前一定要看清楚說明書,孩子用什么藥,劑量多少應由兒科醫(yī)生來決定,而不應父母自己想當然,以免出錯.

  錯誤觀念五:吃化痰藥需吃到?jīng)]痰為止?

  人體在對抗病毒或細菌入侵呼吸道時,會因發(fā)炎反應產生分泌物,加上剝落的上皮以及死亡的病源體等,造成痰液。當感染數(shù)日后,體內免疫系統(tǒng)可以主控情況而未惡化時,便會由各種免疫細胞,尤其是游走在上皮黏膜間的吞噬細胞,負責清除痰液的工作。

  因此,有痰時以多攝取液體、將痰軟化為首要之務;至于化痰藥,則只在當醫(yī)師覺得痰黏稠度高且多時,才需在急性期的前數(shù)天內使用,并非一直用到無痰為止。媽媽們應相信,寶寶體內本即有一位清道夫在執(zhí)行勤務,只要將環(huán)境因素(包括水份攝取、溫濕度等)做適當調整便可以,身體會自然痊愈的。

  以上常見錯誤觀念,可說在門診中天天可見,在此呼吁所有愛護寶寶的父母們,千萬不要人云亦云、以訛傳訛,甚至將黑白顛倒,如此反而會使寶寶的病癥難以舒緩。應當在對寶寶做出處置之前,先思索一遍合理的作為,看看育兒百科,或者和您的兒科醫(yī)師電話咨詢,便可以為寶寶在有呼吸疾患時,做最好又正確的保健。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