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luò) 2009-06-11 21:34:31
一位林姓媽媽向筆者咨詢:“大夫,我常給寶寶服鈣片,可還是缺鈣,怎么回事呢?”
常補鈣而還是缺鈣,問題很可能出在補鈣方法不當上。據(jù)了解,有的爸媽將鈣片搗碎與牛奶混在一起吃,或在喂奶前后給寶寶吃,致使奶中的蛋白與鈣結(jié)合形成奶塊,造成鈣質(zhì)無法被機體所吸收;還有的只給寶寶服鈣片,不同時服用維生素D或曬太陽,影響了鈣劑的吸收與利用;另外,菜肴過咸,鈉鹽攝入太多而將鈣元素大量“排擠”出體外,同樣補鈣效果不好。
那么,正確的補鈣方法如何呢?建議把握好四個環(huán)節(jié):
一是食補必須選對食物。
哪些食物堪當此任呢?不少爸媽青睞動物骨,比如排骨湯,其實是“一相情愿”。原來,排骨中的鈣含量低,1斤排骨大約只有25毫克的鈣質(zhì),加上骨頭中的鈣又難以溶解在湯中(湯中的鈣僅相當于排骨的十分之一),而寶寶每天的鈣需求量至少在400毫克以上,顯然排骨湯難以如愿。比較起來,無論就鈣的含量或者吸收率來看,奶類才是最佳來源,母乳最優(yōu),其次是配方奶,再后是鮮奶。以半歲內(nèi)的小寶寶為例,只要每天食母乳或配方奶600~800毫升,便可滿足身體發(fā)育對鈣的需求。這也是科學(xué)家倡導(dǎo)母乳喂養(yǎng)的奧妙之一。除了奶類,魚、蛋、豆類、綠葉蔬菜等值得推薦。
二是藥補要抓好時機。
如不可將鈣劑與植物性食物或油脂類食物同吃,因為植物性食物如蔬菜大多含有草酸鹽、碳酸鹽、磷酸鹽等鹽類,可與鈣質(zhì)結(jié)合而妨礙鈣的吸收;而油脂分解之后生成脂肪酸,同樣可與鈣結(jié)合而不易被腸道吸收。其次,為了避免奶汁干擾鈣的吸收,最好將補鈣安排在兩次喂奶之間進行。
三是無論食補或是藥補,
都要設(shè)法促進鈣的吸收。俗話說:一個朋友三個幫。鈣也是這樣,當它隨食物吃進以后,尚需要多種因素來促進機體的吸收與利用,才能充分發(fā)揮作用。如維生素D、C等能促進鈣的吸收,葷素平衡能提高鈣的利用率(如豆腐燉魚,谷類與豆類混食等)等。
四是減少鈣流失。
有些寶寶鈣補了不少,也比較注重增加維生素D以及維生素C的攝取,結(jié)果仍然缺鈣,那就得反思一下食物的搭配是否科學(xué),很可能是某些不當?shù)氖澄锍煞衷黾恿蒜}的流失。
·鈣磷比例失衡。正常情況下,寶寶體內(nèi)的鈣、磷兩種礦物元素的比例是2∶1,換句話說,鈣是磷的2倍,如果寶寶的食譜恰恰是這個比例,那么鈣的吸收利用率高。實際情況呢?由于爸媽大多遷就寶寶的口味,過多地攝入碳酸飲料、可樂、咖啡、漢堡包、比薩餅、小麥胚芽、炸薯條等食物,而這些食物都是磷的“富礦”,致使大量磷涌入體內(nèi),使鈣與磷的比例高達1∶10以上,磷一旦多了,會把體內(nèi)的鈣“趕”出體外,導(dǎo)致缺鈣。
·補鈣不補鎂。鈣與鎂如同一對好搭檔,當兩者的比例為2∶1時,最利于鈣的吸收與利用。遺憾的是家長往往注重補鈣,卻忘了補鎂,導(dǎo)致體內(nèi)鎂元素不足,進而累及鈣的吸收。鎂在以下食物中較多,如堅果(杏仁、腰果和花生)、黃豆、瓜籽(向日葵籽、南瓜籽)、谷物(特別是黑麥、小米和大麥)、海產(chǎn)品(金槍魚、鯖魚、小蝦、龍蝦)等。
·天天大魚大肉。蛋白質(zhì)攝入過量也可“排擠”鈣。實驗顯示:每天攝入80克蛋白質(zhì),將導(dǎo)致37毫克的鈣流失掉;若將每天的蛋白質(zhì)攝取量提升到240克,即使額外補充1400毫克鈣,也會導(dǎo)致137毫克鈣的流失,表明額外補鈣也不能阻止高蛋白所引起的鈣流失。因此,天天給寶寶安排大魚大肉,打破了食物的酸堿平衡,無論怎么補鈣也是于事無補。
·吃鹽過多。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飲食中鹽的攝入量是鈣的排出量多與少的主要決定因素之一。也就是說,鹽的攝入量越大,鈣的吸收越差,尿中鈣的排出量越多,減少鹽的攝入等于補鈣。大人如此,寶寶亦然。特別是小寶寶,對鹽的敏感度較高,不可按照成人口味給鹽。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xué)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