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09 09:03:34
聽了專家的分析,我開始留心觀察我家寶寶了,我發(fā)現寶寶吃奶的時候很認真,躺在我懷里一動不動,有時吃著吃著能夠睡著。一旦寶寶吃飽,就會主動扭過頭去,或者干脆來個鯉魚打挺。于是我開始從我和老公身上找原因了。我們平時都要上班,偶爾還要加班,即使到了周末,經常睡懶覺,把一些本應父母做的事情推脫給家里的小阿姨,忽略了和孩子的親昵與交流。于是本著“寶寶健康、父母己任”的原則,我和老公無論每天多晚回家,只要他還醒著,我們都會抱起他拍一拍,哄他睡覺。如果時間充裕,我們會拉著寶寶的手,看著他的眼睛,與他對話,盡管他還聽不懂,但是從他認真而好奇的眼神中,分明可以看到心里的平靜與安寧。
專家提示
雖然處于嬰兒期的孩子吃手指頭是很正常的現象,一般都采取順其自然的原則,但如果孩子是由于其它原因而擁有這個習慣的,那家長決不能袖手旁觀了,要及早認清,撫平孩子幼小的心靈。
曾經有人對2650個寶寶做過調查,發(fā)現其中46%的寶寶都有吃手指頭的習慣,男、女孩之間沒有什么顯著的差異,可見有這種習慣的孩子還不在少數。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把嬰兒出生后第一年稱為“口腔期”,是人格發(fā)展的第一個基礎階段。在該階段如果父母能夠順其生理發(fā)展的需要,比如孩子在臨睡前有吃手指頭的習慣,不必太擔心,等孩子一睡著,記得把手指頭從他嘴里移出來,不要讓他吃一整晚,以免長此以往手指變形,并試著讓他抱著熊寶寶或是布娃娃睡,用這種取代的方法,慢慢地把孩子的習慣矯正過來。相反,如果父母此時強硬的制止孩子吃手,反而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陰影,長大后容易焦慮、發(fā)脾氣,對別人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
有人認為過早斷奶是造成孩子吸手指頭的原因,也有人認為當孩子在6、7個月大開始長牙時,吃手指頭會造成暴牙,這兩種說法都沒有科學上的根據,通常暴牙是因為下顎形狀構造有問題,而斷奶的早晚、與吃不吃手指頭并沒有太大的關系。
幼兒時期:心理問題&父母關愛
如何通過吸吮手指確定幼兒時期是否存在心理問題?
如果孩子到了三、四歲吸吮手指,是一種倒退的行為表現。當孩子焦慮和緊張時便會倒退回嬰兒時期,用吸吮來滿足口腔的欲望,以減少其內心的憂慮。在這背后往往隱藏著許多潛在的原因,讓我們來做個測試,針對自己,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也有這種危險和傾向:
1、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
2、害怕父母減少對他的愛。
3、父母之間的感情出現不和諧的表現。
4、家中發(fā)生了較大的變故,例如父母離異、親人去世。
5、父母對孩子的管教上存在很大的分歧。
6、父母對孩子吸吮手指過于緊張,過于夸大。
7、孩子初入幼兒園等陌生環(huán)境。
8、與孩子同齡的小伙伴比較少。
9、在幼兒園或者在家受到了不該得到的批評或委屈。
10、孩子由爺爺奶奶帶大,長期與父母不見面。
如果上述10條中有超過一半的現象,那么作為父母應該更為細心,觀察自己的孩子,盡快糾正寶寶的“吮指癖”。如果家長忽略了孩子吃手指頭,久而久之,則不利于活潑、開朗性格的形成及心理素質的健全,甚至導致內向、孤僻心理的萌生與形成。
切記,要孩子戒掉吃手指頭的習慣并不比大人戒煙來得容易,也需要相當多的耐性才能如愿。與其一味無理、蠻橫地制止小孩子吃手指頭,還不如仔細探討其原因,好好謀求改善之道。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