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搜狐母嬰 2009-05-24 21:48:22
小鏈接:
根據國家有關規(guī)定,兒童房中的室內環(huán)境指標有以下幾種:
●二氧化碳:小于0·1%。
二氧化碳是判斷室內空氣的綜合性間接指標,如濃度增高,可使兒童感到惡心、頭疼等不適;
●一氧化碳:小于5毫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是室內空氣中最為常見的有毒氣體,容易損傷兒童的神經細胞,對兒童成長極為有害;
●細菌:總數小于10個皿。兒童正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免疫力比較低,要做好房間的殺菌和消毒;
●氣溫:兒童的體溫調節(jié)能力差,夏季應控制在28攝氏度以下,冬季室內溫度應在18攝氏度以上,但要注意空調對兒童身體的影響,合理使用;
●相對濕度:應保證在30—70%之間,濕度過低,容易造成兒童的呼吸道損害,過高則不利于汗液蒸發(fā),使兒童身體不適;
●空氣流動:在保證通風換氣的前提下,氣流不應大于0·3ms,過大則使兒童有冷感;
●采光照明:兒童在書寫時,房間光線要分布均勻,無強烈眩光,桌面照度應不小于100lX;
●噪聲對兒童腦力活動影響極大,一方面分散兒童在學習活動時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長時間接觸噪聲可造成兒童心理緊張,影響身心健康。兒童房間的噪聲應控制在50分貝以下。
冬天我們可以這樣照顧寶寶
冬天天氣變得寒冷起來,爸爸媽媽不由得對自己的寶寶又多了一份擔心,看看下面這些媽媽是怎樣讓自己的寶寶安全過冬的,她們現身說法的經驗之談或許對你會有不小的啟示哦!
“堅持遛彎兒”嘟嘟4歲
我家有一個“鐵定”的習慣,每天早上的9-10點,下午3-4點,我們都會帶著寶寶下樓遛遛,從不間斷,為的是提高寶寶對溫差的適應能力以及身體的免疫力,時間可以從短到長,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冬天的時候也一樣,裹得稍微嚴實一點就可以啦。每次遛彎兒寶寶自己也很高興,到了大約2歲半的時候,她就會自己跑,自己做游戲了,F在有一些家長怕寶寶生病,就不帶著他們出去,我覺得是很不科學的。
至于飲食方面,我們還真是有一些經驗。我家寶寶在1歲半的時候,剛好遇上冬天,患了便秘。當時我們挺著急的,后來聽有經驗的老人講要多喝一些蔬菜水,就用白蘿卜、胡蘿卜什么的榨成汁,加一些冰糖給寶寶喝下去,既補充了身體所需的維生素,也治好了寶寶的便秘。還有一道菜,我家寶寶在冬天也常吃,就是用白蘿卜或是山藥燉羊排,它的湯有潤肺、排毒、預防感冒的作用。
另外,北京的冬天特別干,我們就會在屋里放一些小的綠色植物,保持清新濕潤的環(huán)境,這也是對冬天的一種適應吧。
“不能穿得太多”滿滿3歲
冬天在屋里待的時間比較長,但也要多帶寶寶出去玩玩,健健身,享受享受“空氣浴”。特冷的時候,要注意孩子的保暖,但也不能穿得過多,因為這樣會降低機體對外界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體質下降了反而容易感冒。冬天比較干燥,所以一定要給寶寶多喝水。
此外,冬天的時候,寶寶的皮膚比較容易凍裂,我們一般會給她擦“強生”系列的護膚品。
“涼水洗臉,溫水擦背”桐桐4歲半
我們在家里都是用涼水給寶寶洗臉的,一直堅持,冬天也不放棄,這樣可以增強寶寶身體的抵抗能力。
洗澡時我們會用溫水給寶寶擦背,擦到有一些發(fā)紅為止,但不能太用力,否則寶寶皮膚會受傷。
至于飲食方面,依我的經驗,冬天不要給寶寶過多吃蛋白質豐富的食物,這樣會產生內熱,外冷內熱,很容易感冒,最重要的是要營養(yǎng)均衡。
因為我們這里冬天污染比較嚴重,所以出門需要戴口罩。寶寶進門以后,不要急著給他脫外衣?梢韵劝芽圩咏忾_,等適應了再脫。如果室內溫度不是太高,最好給寶寶再加一件小背心。
“常備感冒藥”關子琦5歲
外太冷了,一般冬天我們不讓她出去玩,就在家里玩玩,在家的玩耍也算是一種鍛煉吧。寶寶在家里玩過之后,不能立即帶她出去,應該等汗干了才能出去。
我們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一定會用溫水,不能太熱也不能太涼,但是洗臉一般用涼水。室溫最好控制在25℃左右,并且要利用加濕器給干燥的空氣增添一點水分。飲食方面要多給寶寶吃一些蔬菜以補充維生素。當然家里也應該常備一些治療感冒發(fā)燒的藥。
“物理降溫療效好”樂樂10個月
我家寶寶體質一直不是很好,特別是去年冬天,常常要跑醫(yī)院。后來聽醫(yī)生介紹了一些應急的方法,比如說寶寶要是發(fā)燒了,可以用物理降溫,用冷毛巾敷在前額,或者用酒精或白酒擦頸部、腋窩及大腿根部,因為這些部位的血管比較豐富,通過酒精的揮發(fā)可以散掉體內的一部分熱量,效果很不錯。
飲食對增強體質也有很大的作用,我一直認為母乳喂養(yǎng)是很重要的。另外,在冬天我們一直注意把寶寶包在暖和的襁褓內,必要時可以用熱水袋保溫,但是要防止燙傷,并隨時注意體溫。冬天空氣干燥,要注意室內空氣的濕潤程度,避免呼吸道的疾病。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