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09-04-25 22:22:26
4.拍照時的一些注意點
在特殊場合,尤其是整個特殊儀式中,在拍照之前要確認你是否被允許拍攝,特別是要用上閃光燈的情況下。在演奏過程中或某些宗教儀式中時嚴格禁止攝影的,因為相機的“咔噠”聲和閃光燈會轉移人們的注意力。因為大家關注的中心,應該是表演者或是演講人,或是那對結婚的夫妻。
即時你得到主人許可,也還是有很多情況需要考慮。有些人不愿被拍攝,假如你在他們沒注意時拍攝了其中的一位,他們很可能會覺得受到了冒犯而不愉快,所以要征得他們的許可。
如果你正被別人拍照,一定不要做鬼臉,或者突然在別人頭后面豎起手指,那將還要給你重拍一次。直視攝影鏡頭,站直了,稍微讓你的下巴低一點(對那些戴眼鏡的人來說,這會減少鏡片造成的閃光),還有,不要把雙手揣在你的衣袋里。努力保持微笑,迅速遵從攝影師的指導,讓他的拍攝盡可能輕松如意。
5.社交儀式過程中安靜
通常我們被邀請到一個聚會主要就是為某儀式,而很多時候安靜坐完整個儀式過程就是最困難的事,特別是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我建議你把太小而不能長時間安靜地坐著的孩子留在家里,臨時找個人照顧他,或者,隨身帶點什么東西,好讓他靜靜地呆在座位上(比如一本圖畫書或迷宮書)。
對大些的孩子,要鼓勵他養(yǎng)成這樣的紀律:坐完整個儀式過程,注意其中每個部分的意義,這是對主人的理解和尊重。通常,我會在儀式開始前指導孩子找某些我們在儀式完后要一起討論的東西。比如說,婚禮派對色彩主調是什么?這種顏色象征著什么?或者,在小提琴獨奏會上要演奏的那個音樂片斷叫什么名字?作曲家是誰?儀式中你最喜歡哪一部分?為什么?我發(fā)現(xiàn),相比起只被要求老老實實坐著等著時間流逝而言,孩子準備想辦法以回答之后的問題時,他們可以更好地進入狀態(tài),安靜參與儀式。
勿忘
注意選擇契合接受者的興趣和需要的禮物非常重要。活動完后,我們應該記得要向主人道謝;或者,如果你就是主人,要回過頭感謝客人能來參加活動,并感謝其精心挑選的禮物。
幾個特別場合
1.婚禮
這里介紹對客人的兩個建議。一是準時到場。記住,列在邀請函上的時間就是婚禮音樂開始的時間,因此你大概要提前20—30分鐘到場,確保自己找到座位。當你在來賓簿上簽名、問候其他客人、入座時,讓你的孩子安靜地等著。教孩子問候別人、和別人講話,坐著時要安靜。另外一點是,離開前要確保你有機會問候新郎新娘,祝福他們,同時感謝他們邀請你參加他們的婚禮。
2.畢業(yè)典禮和接受獎勵的場合
在參加畢業(yè)典禮或者某人接受一項獎勵的場合,也請記住禮儀的基本原則。主人謙卑,在別人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他身上時,他也不會只顧自己。客人,則應該使主人更顯榮耀,不能只顧自己。接受畢業(yè)證書或獎品的人在被頒發(fā)證書或獎品后,當泰然自若地返回自己的座位,不過分炫耀,并且在典禮的其他時間,自自然然坐著。
3.葬禮
葬禮與其他社會場合不同,是件莊重嚴肅的事。你的孩子應該尊重死者和為此傷心難過的親朋好友。因此你要幫著維護葬禮的莊重氣氛。如果孩子還不能保持安靜和禮貌,你最好考慮把孩子留在家里。不過,只要孩子能夠做到安靜和禮貌,他們就可以參加葬禮,讓他懂得:死亡是生活的一部分,要懷著敬重的態(tài)度對待死亡。
不管葬禮的宗教性基調怎樣,都有一些共同的禮節(jié),來表達你對朋友失去親人的支持。首先,給予口頭吊唁,甚至發(fā)送信件或卡片專門吊唁。然后盡力幫助他,比如幫著準備膳食,幫著照看嬰孩,幫著通知親戚朋友。
在儀式當中,讓你的孩子全程安安靜靜坐好,盡力維持莊重悲傷的氛圍。雖然不再要求穿黑衣服出席,但讓著裝保持不打眼的暗色調,還是不錯的主意。關于你對遭遇親人去世的人如何表達自己想法,禮儀專家給出的一些建議如下:
對那些遭遇失去親人的痛苦的家庭成員,我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在葬禮之后繼續(xù)長期保持聯(lián)系,因為他們將一直體驗著沉重的孤獨感,以及因為所愛之人離去而造成的友情的喪失。而我們持續(xù)不斷的友情表示和關心的表達,在他們的心理恢復過程中會有所幫助。
上述禮儀細節(jié)雖然眾多,不過你只需記住精髓:細節(jié)只是我們“待人如己”黃金定律的外在行為表現(xiàn)。當你對禮儀有點不知所措的時候,只要想想最周全和最尊重人的態(tài)度和行為是什么,你就能坦然地面對任何社交場合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