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09-03-27 11:54:42
5、過度憂慮
孩子看到新聞中災難的報道而害怕颶風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樣,學生害怕臨近的考試也是正常的。但如果他們害怕所有的人和事就不正常了,他們越感到軟弱無助,害怕的東西就越多。
凱利西克是新墨西哥州教育醫(yī)療顧問,她建議孩子減輕恐懼和憂慮的方法就是正視他們。說“沒什么好怕的”是毫無用處的,相反,應該讓孩子集中精力應付他們控制范圍內(nèi)的事。
愛麗斯安多斯在她6歲的兒子勞根第一次不想去上學時不知所措。“勞根問我‘我可不可以跳過一年級的第一天’”愛麗斯回憶說,“我問他擔心什么,他告訴我他整周都在擔心‘等于’,他說,‘我知道2加2等于4,10加10等于20,可是如果老師問我50加25等于多少,我就不知道了’”。愛麗斯告訴孩子,或許班上其他孩子也不知道,但老師會教他們,因為這是她的職責。“我的話使他放心多了”,愛麗斯說,“他愉快地度過了上學的第一天。”
6、說謊和欺騙
四五歲的學齡前兒童有時會撒謊,但他們通常并不知道他們行為的后果。他們只是在區(qū)分什么是真實的,什么是虛假的。大一點的孩子在已經(jīng)能夠分清真假的情況下也會撒謊,這大多數(shù)是因為他們受到很多的壓力。
8歲左右的孩子更關注自己在學校的一切。10歲的時候他們會有諸如“別人喜歡我嗎?”這樣的社交考慮。歸根結底,他們是想取悅于父母,擔心會辜負他們的期望。如果承認自己辜負了父母的期望,他們會感到羞愧。因此,他們就編造一些父母喜歡聽的話,或讓他們高興,或喜歡講故事時自己受到關注和贊賞。
“如果你發(fā)現(xiàn)孩子在說謊或欺騙你,請記住他們在按著父母的暗示行事。”如果你的孩子聽到你吹噓自己停車沒付費,或撒謊以避開工作會議,你要小心自己在樹立壞榜樣。最好把誠實的重要性和說謊的后果講給孩子聽。如果說謊已經(jīng)成了他的一種習慣,你就應該帶他看醫(yī)學專家了。
7、拒絕吃飯
很多專家提醒家長注意孩子的飲食。如果出現(xiàn)厭食或其它表示不滿的肢體語言,家長應認真對待。如果對此忽視,就有可能發(fā)展成飲食紊亂癥。
2-8歲的兒童十分挑食,這是人所共知的。“有的孩子很挑食,有的則害怕吃飯。”一位研究飲食紊亂的專家卡洛里戴雷解釋說。
一些挑食的孩子胃口小,沒有食欲。另一些明確表示不喜歡某些飯菜,但最終他們會吃掉喜歡的飯菜;而對于可能患有飲食紊亂的孩子,他們就干脆不去想自己餓不餓。談到飲食,簡單地把食物分成“好的”和“壞的”或過量運動以“燃燒脂肪”,可能意味著你的孩子正在試圖通過一種不健康的方法控制自己的身體,從而達到控制壓力的目的。
1994年發(fā)表在《飲食紊亂研究》上的一篇文章報道,1-5年級的學生里有40%的女孩和25%的男孩在減肥。孤立無助的感覺和自卑會引起對食物的反感,但多數(shù)情況下,父母一方丑陋的體態(tài)或?qū)e人胖瘦指指點點的態(tài)度會影響孩子。因此,父母并不總能正確判斷孩子是否患飲食紊亂癥。
“不要強迫你的孩子吃飯,而是應該經(jīng)常改變飯菜的種類,”鼓勵孩子幫你做飯,幫你準備他們愛吃的飯菜。如果他在吃飯時的不良傾向持續(xù)很長時間或體重減輕很多,最好找治療飲食紊亂的專家尋求幫助。
認識到你的孩子生活中存在壓力,耐心地和他們一起分析解決這些問題對每位父母來說都是必要的。當然,你不可能解決孩子們生活中的所有問題,但你可以為孩子提供處理問題的建議,幫他們成長為快樂的、有著良好適應能力的人。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