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好育園 作者:林春麗 2009-03-19 11:04:20
2.互打電話,適時交流。
無法依賴情境的說話方式,是訓練孩子獨立說話的好辦法。“打電話”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因為打電話時,兩人各處一地,互不見面,毫無情境可依賴,所以一定要原原本本把所有內容都講清楚。這種訓練,可讓孩子給長輩或同伴打電話,告訴他們你在做什么,或看到、聽到什么事;或者買部玩具電話機,孩子與成人在房間內外互不見到的情況下,說說你在做什么、想怎樣等等;也可以由家長和孩子假裝表演打電話的小品,來練習怎樣把事情說得清楚。
3.穿針引線,創(chuàng)編故事。
通過學編故事讓孩子鍛煉獨立說話,要比打電話更難更復雜一些,訓練的內容也更多一些,不如打電話僅僅是一個情節(jié),而且有交談對象,編故事則需要構想更多的情節(jié),而且需要幼兒獨立完成整個過程。這種訓練,可首先給孩子設計幾種小動物,如小兔、小猴、小貓,再給孩子出個題目,如“小兔過生日”。然后讓孩子想一想怎樣將他們連到一起,編成一個故事。編故事時,起先孩子可能講得很簡單或很亂,教師聽后不妨給孩子一點啟發(fā),如小兔準備怎樣過生日,小兔怎么邀請大家來過生日,小猴、小貓是怎樣祝賀小兔的等。孩子編好后,讓他講一講,有不妥的地方,教師再啟發(fā)提醒,幫助他完成。然后,還可以讓他去講給別人聽,使他有更多獨立說話的機會。
三、教會孩子在唱歌活動中學習說話
對于一些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孩子,我們不能強拉著孩子跟你說話,而可以用唱歌的方式來讓孩子學習說話。
唱歌是一門音樂藝術,是旋律美的一種表現(xiàn),也是帶有情感性質的活動,很適合幼兒的興趣特點。經(jīng)常教孩子唱歌,不僅能讓孩子從中陶冶情操,欣賞藝術,還能讓他們學習很多語言。不少幼兒歌曲內容健康,曲調輕松活潑,歌詞優(yōu)美易懂,是很好的學習資料。許多歌曲像《打電話》《禮貌歌》之類的,不僅能向幼兒進行關心別人、團結友愛、文明禮貌的教育,而且還能使幼兒通過歌唱,學會“謝謝你”“別客氣”等禮貌用語。
教唱時,教師可配以簡單明了的動作進行范唱。這樣,孩子就會在你生動的情緒感染下,在具有形象美感的動作的影響下,情不自禁地模仿,產(chǎn)生學唱的興趣。還可以用圖畫示意,使幼兒通過有意觀察思考,了解歌曲內容,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更富有感情地學唱。同時,教師可進行講述,加深幼兒對歌詞的理解,然后范唱幾遍。這樣,在富有節(jié)奏感的音樂中,孩子就會不知不覺地跟著哼唱,熟悉全曲,也會跟著你邊唱邊舞。這便是一種使孩子樂意接受、積極參與、愉快進行的最優(yōu)化的活動方式。當孩子能單獨演唱后,可以再逐步增加要求,改變唱法,如說唱、輪唱等。最后可組織小小音樂會,教師當主持人,孩子當演員,唱完后,可以對孩子說:“你唱得真好!真聰明!”“下一次再學一首,好嗎?”這種讓孩子在歌唱中學習語言的方法,能激發(fā)孩子學習語言的興趣。
我國的幼兒民歌,想象力豐富,語言生動,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而且音域也不寬,音調和節(jié)奏簡易上口,很適合孩子學唱。例如《黃老先生有塊地》《外婆橋》《泥娃娃》等歌曲短小精煉,詩意盎然;而《小兔乖乖》《叮叮當》則韻味十足,生動有趣,可帶領孩子在游戲中邊玩邊唱,不僅讓他們從小就受到語言美、音樂美的熏陶,更能促使內向的孩子逐漸與大家合群,從而提高說話的積極性。
總之,教幼兒學習說話是一種藝術,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我們只有在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中才能發(fā)現(xiàn)其中無數(shù)的奧妙,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對幼兒實施教育,使孩子一個個愛說話、敢說話、會說話。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