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商網(wǎng) 作者: 2008-09-12 09:18:23
小么小兒郎,離開幼兒園上了小學堂,不怕太陽曬,也不怕那風雨狂,只怕沒了面包吃呀,餓得心發(fā)慌!
學生才上第三節(jié)課肚子就咕咕叫
“媽媽,我餓!”孫女士中午到學校接剛上一年級的女兒,女兒直喊餓。原來,孩子剛離開幼兒園上小學,還不大習慣學校的作息安排,學校不讓帶吃的,孩子于是就常挨餓,對此家長既心疼又無奈。
孫女士6歲的女兒點點(化名)剛剛?cè)雽W,在西安秦川(集團)發(fā)展總公司子弟小學上一年級。開學以來,每到中午放學來接孩子時,孫女士心里都很不是滋味兒——一向活潑的孩子已經(jīng)餓得頭暈眼花了。
孫女士說,孩子上幼兒園時,早上8時多吃飯,上午10時左右,幼兒園還會給孩子發(fā)點餅干、面包什么的,中午11時幼兒園就開飯了�?墒巧狭艘荒昙壓�,孩子就得在早上7時多起來吃早飯,然后去上學,一直要扛到中午11時多,有時要12時多才能吃上午飯。這對年僅6歲剛離開了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很不適應,常常餓著肚子上課。一天,孫女士就給女兒的書包里裝了一塊面包,沒想到學校根本就不讓學生帶吃的。
6歲的然然(化名)在東廳門小學上一年級,也不適應小學生活,常常還不到第三節(jié)課,肚子就開始咕咕叫了,學校也不讓帶吃的,只能熬到中午放學。然然的奶奶還想過課間給孩子送點吃的,但學校管理嚴格,不允許家長進學校。
孫女士說,學校主要是擔心孩子上課吃零食影響學習,同時也不衛(wèi)生,這樣做她能理解。但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有個適應的過程,學校完全可以人性化一些,比如:將孩子的食物收集起來,待課間再發(fā)給孩子吃;或者學校自備一些食物,面包、牛奶、餅干什么的,可以根據(jù)學生需要發(fā)給學生,家長交點錢沒關(guān)系,只要孩子能健康成長。
學校禁帶零食是為了培養(yǎng)好習慣
記者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小學都不讓孩子帶吃的,針對一年級新生,更是管理嚴格。東廳門小學一名老師解釋,之所以不讓學生尤其是一年級新生帶食品,是怕學生在課堂上吃零食影響學習。禁帶零食,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培養(yǎng)好習慣。
“我們不提倡學生上學帶吃的”,西安秦川(集團)發(fā)展總公司子弟小學校長于春生表示,這種現(xiàn)象年年都有,主要發(fā)生在一年級新生身上。從幼兒園到一年級有個適應的過程,有的學生不好好吃早飯,還有的孩子在校外亂買東西吃,多數(shù)都是帶包裝的零食,容易隨意扔垃圾,鑒于此,學校不提倡學生帶東西吃。實在堅持不下來,最好帶點家長準備的饅頭、包子這種無包裝的食物。
專家一年級新生畢竟小建議上午適當加餐
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長黃新南表示,教育法規(guī)上并沒有禁帶食物的規(guī)定,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主要是學校出于管理上的考慮。
“畢竟一年級新生還都太小,剛上學,學習任務重,得有個適應過程”,省婦幼醫(yī)院兒�?浦魅瓮趺艚榻B,有些孩子堅持不到中午就餓了,這樣容易出現(xiàn)低血糖、大腦供氧不足的情況,反而影響學習。建議有條件的學校能在上午10時左右給學生加點心或牛奶,“學生呢,也應在早上盡量吃飽吃好,吃點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比如牛奶、雞蛋,主食以淀粉類為主,也可以在面包里加幾片肉”。本組稿件由本報記者耿彥紅采寫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