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汕頭都市報》 作者: 2008-07-16 09:50:39
學期末時,有些家長想讓讀幼兒園的孩子下學期跳級,“低齡高讀”,囑咐老師要多布置作業(yè)讓孩子回家做,提前感受讀小學的氛圍;而一些家長則認為孩子讀幼兒園就是要讓他們玩得開心,沒必要做作業(yè)……幼兒掌握知識重要還是培養(yǎng)能力重要呢?有關教育專家與讀者各抒己見討論這一話題。
李德湘(廣東省特級教師):家長要走出“低齡高讀”的誤區(qū)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家長認為孩子應該從小掌握大量的文化知識。結果產(chǎn)生了近年來出現(xiàn)的“低齡高讀”的怪象,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低齡高讀,是指幼兒不按規(guī)定年齡、標準入園就讀。明明是小班的幼兒卻硬要到中班或大班學習。
我認為,“低齡高讀”會影響幼兒成長。一般幼兒在某一年齡階段具有發(fā)育相同、心理特征相同的特點。低齡高讀者,有個別良好發(fā)展的例子,其中絕大多數(shù)幼兒都因為超越了發(fā)展階段,違反了學習循序漸進的原則,常常跟不上其他同伴。這容易造成幼兒對學習興趣的減弱,自信心不足,產(chǎn)生自卑心理。
其次,“低齡高讀”增加幼兒園管理的難度,降低了教學效果。幼兒園的分班工作早就在開學前完成。如果家長要求幼兒跳班學習,幼兒園行政需重新考慮編班,由于部分低齡高讀的幼兒加入,打破了原來整齊的分班年齡結構。擬定的教學計劃無法照顧參差不齊的學生,難以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整體的教學效果明顯低下。
鄭少娟(廣廈第二幼兒園園長):掌握知識和培養(yǎng)孩子能力一樣重要
有些家長對“孩子6歲可以上小學”的認識存在誤區(qū)。有些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很聰明,一味要求幼兒園老師在拼音、算術上多給孩子灌輸知識,多安排孩子放學后做這類題目。其實孩子在每個年齡階段都有自己的一些特點,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在自理、思維方面的發(fā)展不同,“填鴨式”的教學不一定能起到作用。
我碰到過這樣的例子,有家長強烈要求讓孩子跳級,小孩跳級后,智力、自理能力等方面跟不上,結果影響了孩子的發(fā)展。所以我不贊成讓孩子“低齡高讀”,孩子成長得循序漸進。
在幼兒園階段,我認為掌握知識和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理等能力一樣重要。近日,我們組織了家長編成爸爸隊和媽媽隊,就“掌握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哪個重要”進行一場家長辯論賽。辯論的目的就是希望讓家長明白: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yǎng)是相輔相成的。到底哪方面先培養(yǎng),這要看老師和家長怎樣引導,每個年齡階段在這兩方面的側重點各不相同。例如中小班就偏向于引導孩子的能力,讓孩子把一些常規(guī)生活步驟養(yǎng)成習慣。在大班和學前班,就比較側重于培養(yǎng)孩子學習知識方面的能力,這些學習的能力應該從小培養(yǎng)。
林少華(從事兒童青少年心理研究):家長要引導孩子多嘗試
我認為能力于先、知識于后。幼兒正是多方面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期,家長要按照孩子本身的特點、潛能加以引導進而幫助他健康成長。我覺得,玩是孩子的天性,是智慧的引申。孩子在玩的過程中,他會動腦筋,不斷提出問題,家長適當?shù)亟o孩子灌輸知識,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技能、智能。
很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往往覺得孩子學習好才是關鍵,為了讓孩子把精力用在學習上,他們包辦一切。其實,家長應該讓孩子嘗試不同的事物,光讓孩子學習而不讓他們體驗生活,孩子無法成長。
曉翰媽媽(孩子讀幼兒園大班):讓孩子在玩耍中快樂成長
現(xiàn)在讀小學就意味著漫長、辛苦的讀書生涯開始,我希望孩子在幼兒園快樂地成長,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我有朋友想讓孩子提前讀小學,在幼兒園跳級“低齡高讀”,從中班跳級讀學前班。也有幼兒園為了追求教學質(zhì)量,在大班時就采取類似小學的教學方式,在教室采用“一人一桌一椅”的布置,不時出試卷對幼兒進行語文、數(shù)學的考試,每天還有一定數(shù)量的作業(yè),讓幼兒對上幼兒園產(chǎn)生厭煩抵觸的情緒。
作為一名幼兒家長,我覺得對于3歲至6歲半的幼兒,完全沒必要強迫他們過早地去背唐詩、記英語、寫大量的作業(yè)等,這樣往往不能達到眾多家長心目中“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目的,反而會事與愿違,影響到孩子今后的學習興趣。幼兒教育畢竟不等同于小學教育。一方面,孩子年紀太小,還處于玩的年齡,最好的教育方式還是寓教于樂,讓孩子們在游戲玩耍中學到知識,認識世界。
鐘純(孩子讀幼兒園中班):培養(yǎng)孩子寫作業(yè)的習慣
我女兒原先就讀的幼兒園由于場地太小,總是讓孩子們在教室玩玩具。這個學期,我打算讓她轉學。我覺得孩子在幼兒園不僅僅是單純地在教室玩耍,那樣太局限了,無法認識新鮮事物。至少老師應該帶領小朋友做做操,鍛煉身體,有意識地組織小朋友做游戲,將知識寓于游戲中。
在放學回家后,我希望老師適當?shù)匕才判┳鳂I(yè)給小朋友做,學寫簡單的數(shù)字123也好。幼兒應該開始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對學習有初步的印象。讓孩子在幼兒園慢慢養(yǎng)成自己登記作業(yè)、回家先做作業(yè)的習慣,這樣到了小學,適應性就比較強。
鐘玉韞(教育顧問):幼兒能力培養(yǎng)應在早期打下基礎
我認為幼兒能力的培養(yǎng)應在早期打下基礎,主要是教育方法要得當,要符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讓幼兒培養(yǎng)好習慣。
幼兒園的孩子可以認字,但不能像要求小學生一樣地要求他們,而應當在游戲中學習生活中的常見字。當孩子掌握了一定量的字之后可以鼓勵孩子閱讀兒童讀物,培養(yǎng)孩子早認字早閱讀大大豐富孩子的生活,培養(yǎng)他閱讀的習慣和自學的能力,使孩子遠離動畫片和電腦游戲。
古語云:“三歲定終生!焙芏嗉议L認為幼兒園的孩子還小所以什么事情都包辦了,在去幼兒園的路上父母或爺爺奶奶背著書包上學已經(jīng)是司空見慣的事情。這樣做會導致孩子把本來應該自已做的事情習慣性地推到別人身上。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