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浙江在線·教育頻道 作者: 2008-02-23 14:44:51
兩三歲的寶寶,就要離開家門,進入幼兒園。寶寶入園往往是令家長非常頭痛的事情。因為孩子長期呆在家中,忽然要離開家,進入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肯定不適應。在最初的幾天總是哭哭啼啼,讓家長心里也酸酸的,心疼得不得了。
怎樣才能減輕寶寶入園后的不適就呢?相信,只要你在寶寶入園前的一個月,抽出一些時間,和孩子一起做入園準備,準備活動做得充分,寶寶入園后適應快,家長就不會過于擔心。
那么該如何為寶寶準備呢?
心理準備
1、講解幼兒園
小寶寶并不知道幼兒園是什么,這就需要家長和寶寶講一講:幼兒園是個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學習的地方,每個寶寶長大了,都要去幼兒園。那里有玩具,有老師,有小朋友。白天,媽媽把你送到那里,你在那里吃飯、睡午覺,和小朋友玩,晚上媽媽再把你接回家。
提示:對寶寶講時,要實事求是,不要夸大幼兒園有多好多好,免得孩子在入園后,心理落差大,反而認為家長騙他,不愿去幼兒園。
2、熟悉環(huán)境
雖然在寶寶的頭腦中,大致有了對幼兒園的印象,但沒有親眼看到,在其頭腦中也是模糊的。在平時,家長應該和寶寶一起,到幼兒園走一走,看看幼兒園的外觀,聽聽孩子們的唱歌聲,歡笑聲,讓寶寶產生愿意進幼兒園的愿望。
當幼兒園入園時,放學時,家長甚至可以進入幼兒園里,讓寶寶和小朋友離得更近,看看幼兒園里有什么玩具,有什么花草樹森等等。
自理能力準備
在家中,有固定的人看護寶寶,寶寶的生活被照顧得無微不至。在入園前的幾個月里,就要放一放手,讓寶寶學學生活自理了。
1、學習用勺
幼兒園老師雖然會在剛入園時喂寶寶,但畢竟孩子多,老師少,有照顧不到的地方,寶寶就要自己學會用勺吃飯,并要吃飽。這時,寶寶和父母一起吃飯時,就要給他一個不易碎的碗,然后讓他自己用勺吃。寶寶吃的時候,不免要浪費糧食,也不免要弄得飯菜到處都是,但一定不要責備孩子,對吃進嘴里的每一口,都要持鼓勵的態(tài)度,表揚寶寶的進步。對寶寶不正確的用勺姿勢,要及時糾正,比如媽媽示范一下,然后讓寶寶學著媽媽的樣子拿勺。姿勢正確,寶寶很快就能學會用勺。
2、學習喝水
喝水誰不會?但用水杯喝水對寶寶來說有一定難度。他們有的還在用奶瓶當水杯呢。這時,家長就要為寶寶準備一個塑料杯,里面倒上一點點水,寶寶渴了的時候,就讓他用杯子喝。剛開始寶寶喝不好,總是灑到身上,但這沒關系,多練幾次寶寶一定會熟練的。當寶寶能把少量的水喝得很好時,媽媽就可以往杯子里多倒些水,讓寶寶學會控制水杯的傾斜度,鍛煉既能喝到水又不至灑一身。
3、大小便:
一般一歲半以后,寶寶就可以訓練大小便了。如果寶寶有了大小便還不能通知大人,或者還在使用紙尿褲,就要注意了,在入園前,要讓寶寶學會說:“我要大便,我要小便!钡脑挘獾媒o幼兒園老師增加負擔,也免得寶寶受潮濕,不潔之苦。
為了讓寶寶盡快學會控制大小便,有大小便及時通知大人,家長在看護寶寶時,要了解寶寶吃了什么,吃了多少。在寶寶睡前、醒后、飯后半小時或一小時,就要提醒寶寶小便,大便,這樣可以避免寶寶尿褲子的次數(shù)。另外,也要養(yǎng)成寶寶定時大便的習慣。
4、生活習慣
在幼兒園里,上學放學都有一定的時間,因此,父母要逐漸使寶寶在家的作息和幼兒園的一致,寶寶進入幼兒園后才不至于感到不適應。
家長可以這樣為寶寶安排作息時間:
早上七時前起床,活動一會兒后,八點左右吃早餐;中午十二點左右吃午餐;十二點半左右,讓寶寶睡午覺;兩點半左右起床。上午十點及下午四點左右要給寶寶加餐,以水果、奶制品為主。晚上和家人一起進餐,上床時間為九點釧左右。
5、社交能力培養(yǎng)
進入幼兒園,就進入了一個小社會,有些孩子認生、膽小,父母就要多加注意,培養(yǎng)寶寶的社交能力。
平時可以多帶寶寶去孩子多的地方,如各種早教機構,更可以讓寶寶和鄰居家的孩子們一起玩。有些家長害怕孩子受欺負,不敢讓寶寶和其他人玩,這就大錯特錯了,要讓寶寶學會應對其他同伴,而不是拒絕交往。
6、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如果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差,對寶寶來說是非常苦惱的事情,因為他不會說,無法表達自己的要求,易被老師忽略(比如身體不舒服,卻又不會說)。因此家長要多和寶寶說話,鼓勵寶寶講出自己的想法,盡管家長已經猜到寶寶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也要鼓勵寶寶說出來。平時也要和寶寶多說話,讓他聽得懂成人的話。
7、物質準備
將寶寶的被褥、洗漱用品準備好。為寶寶準備幾套上幼兒園的服裝,雖然只是上幼兒園,但在穿衣上也不像在家時隨隨便便,應該正規(guī)些。
寶寶在入園前要做抽血化驗,問一問保健何時查看化驗單。
該做的都努力做了,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看看寶寶入園后會是什么樣子。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